新华社柏林11月15日电 记者手记丨德企财报季频响“关税”警报
新华社记者李函林
在近几周德国柏林、埃朗根和慕尼黑的多场财报发布会现场,“关税”无疑成为最常被提起的高频词。无论是汽车制造商还是工业技术巨头,企业高管在解读业绩时都不免谈到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压力与影响。
7月27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达成协议,美国自8月起对大多数进口自欧盟的产品征收15%的关税。如今百日已过,德国舆论普遍批评这一协议,认为欧盟在谈判中让步过大,而德国作为欧盟出口大国首当其冲。关税的后果正逐步在企业财报中显现出来。
“在过去一年中,关税对我们造成了显著影响。仅在2025财年,关税就使集团利润减少约4亿欧元。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额……我想再次强调,4亿欧元的关税负担绝非小事。”本月5日,在西门子医疗的财报发布会上,首席财务官约亨·施米茨在回应记者提问时这样说。
记者注意到,作为CT、核磁共振等核心影像设备的主要制造商,西门子医疗财报发布会会场座无虚席,媒体及投行分析师不约而同将提问焦点集中在关税影响上。有记者追问关税对海外市场销售的结构性影响,也有人关心公司是否计划调整产能布局,还有人询问关税对未来投资决策和研发投入的潜在影响。
“‘关税’是最近财报季最常听到的词。”现场一名投资分析师说。
德国大众集团旗下的保时捷公司财报也显露“关税之痛”。保时捷今年前三季度销售利润仅为4000万欧元,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40.35亿欧元,降幅达99%。
“关税政策无疑让我们承受了巨大的成本压力。”保时捷财务与信息技术执行董事约亨· 布雷克纳说。公司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关税带来的额外成本约为3亿欧元,预计全年损失将达7亿欧元。为应对成本上升,保时捷计划未来几个月上调在美国市场售价。与此同时,公司已启动组织结构调整,裁员“箭在弦上”。
对于宝马集团的三季度财报,董事会成员瓦尔特·默特尔表示,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业绩造成明显影响,导致第三季度宝马汽车业务息税前利润率下降1.75个百分点。默特尔同时表示,关税因素也将拖累现金流表现,集团全年自由现金流预期将从原先的逾50亿欧元下调至逾25亿欧元。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以具体数字说明了这一点:美国的关税政策每年让德国汽车行业额外承担数十亿欧元成本。
压力在宏观层面同样清晰可见。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德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零增长,出口下滑拖累整体表现。慕尼黑经济研究所预测,中长期来看,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导致德国GDP下降0.2%。
美国是德国最大贸易伙伴之一。今年1月至9月,德国对美出口额为1132亿欧元,同比下降7.4%;其中8月降幅达20.1%,创下自2021年11月以来新低。分析人士认为,美国的关税政策与保护主义倾向正削弱跨大西洋经贸联系。
德国工商大会近期发布的调查显示,美国关税政策令德国企业对在美业务前景愈加不确定,超过半数受访企业表示未来可能削减对美贸易。
整个财报季给人留下一个深刻印象,即关税问题已成为企业战略决策中不可忽视的变量,而“德国制造”的韧性也在经受新的考验。高管们在会上频繁提及创新、成本控制和供应链灵活性,希望以灵活的供应链和多元市场应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