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parency
日前,在佛山海事局的统一调度下,一批为避台风涌入佛山顺德辖区的600余艘船舶全部安全驶离。此前,这些船舶密集淤积于容桂、顺德水道等主干线,复航疏导任务艰巨。在这场攻坚战中,看似小巧的无人机成为关键力量,以“小机器”的灵活高效,挑起了疏导重任,为大规模船舶安全有序复航提供了坚实保障。
佛山顺德辖区船舶解封场景 袁锦堂摄
无人机“天眼”织密监控网
在台风来临前,佛山海事部门便在重点水域布设了3处无人机“前哨站”。它们以高机动、广覆盖、多视角的优势,对船舶集中停泊区实施空中立体监控,在复航疏导阶段构建起空中立体监控网络。
鸟瞰视角下,通航态势尽收眼底,不仅为制定科学解封方案提供关键依据,更让异常情况无处遁形,大大提升了应急处置的见警率与响应速度。同时,无人机的空中巡查让异常情况无所遁形。针对部分船舶因避风移位占用主航道的问题,海事人员解封前即通过点对点高频呼叫,有序指挥占道船舶安全移泊,有效防范了大面积拥堵,确保了黄金水道在特殊时期的畅通无阻。
鸟瞰视角下,通航态势尽收眼底
流域协同定节奏 智慧调度提效率
依托无人机监控获取的动态数据,佛山海事局与广州、江门、中山等下游海事单位实时共享信息、统一调度,最终敲定21日早间同步解除交通管制,避免了船舶流在局部水域的再度淤塞。
在智慧海事系统的大数据支撑下,结合无人机反馈的船舶分布信息,顺德海事处采用“先外后内、先下后上、先空后重”的疏导原则,对于容桂水道七滘下游锚地等位置关键区域,通过电话点对点呼叫,引导船舶如编队般有序起锚开航,成功化解了船舶争抢航道、瞬间淤积的风险。智管中心值班员同步利用甚高频协调通航顺序,并借助CCTV电子眼紧盯重点水域,确保秩序井然。
辖区桥梁众多,为确保万无一失,海事部门对三洪奇大桥、龙江二桥等关键桥梁布下立体防线:CCTV监控、高频安全提醒、驾驶台远程监控、现场海巡艇警戒、无人机巡航等多维手段并用,对每一艘拟过桥船舶进行点对点精准提醒,编织了一张严密的安全防护网。
至21日傍晚,600余艘避台风船舶全部安全驶离顺德辖区,各主干航道恢复往日繁忙有序的通航景象。这场复航疏导战中,无人机虽“小”,却在监控调度、风险排查、秩序维护等环节发挥了“大作用”,不仅高效破解了船舶密集淤积的难题,更印证了科技赋能在应急处置中的强大效能,为特殊情况下的水上交通疏导提供了生动实践。
文、图| 记者 李婷婷 实习生 冯颖宜 通讯员 袁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