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985院校是考生们奋斗的目标,但今年出现了例外。北京大学医学院录取位次下降,女生舍弃浙江大学选择浙江师范。600出头的分数,搏一搏可以读吉林大学。
985的录取位次在下降,但我们能看见,整体考生的数量并没有减少,这就意味着,高分愿意读985的学生,越来越少了。
大家有没有想过,这里的原因到底是为什么?身为国家头部院校,怎么就不吃香了,是学校忽然烂掉了,还是考生忽然之间明白了什么?
今年高考后的志愿填报,浙江一考生,以650分的高分,填报了杭州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专业,这个成绩,在杭州可以读浙江大学。
本以为这是个例,结果今年河南公费师范生录取分数线,最高分也突破600。浙江绍兴文理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录取线达649分,比往年暴涨50多分。
湖州师范学院定向师范生最高分655分,在浙江稳稳够上南京大学。在江苏,634分能上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985高校的考生,却选择了二本的盐城师范学院。
河南安阳师范学院这样的地方院校,最高分竟飙到628分,比许多一本院校还高。华东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在内蒙的最低投档线高达642分。
内蒙的642分,甚至超过了清华大学高校专项计划的法学录取线。公费师范生在内蒙能有这么高的分数线,同时,北大的部分专业却遭遇4次补录的尴尬局面。
大家是不是发现了什么?对,公费师范生正在崛起,甚至地位超过了985名校,连北大都不能抢其锋芒!
今年也是因为公费师范生的爆火,让985录取分数线集体跳水。但也有网友表示,这样的选择看起来是为了一个铁饭碗,可最后有你们后悔的时候!
虽然公费师范生毕业就有工作,读书期间也不用交学费,还有补贴可以拿。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切的获得都有代价。
政策要求,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必须到户籍地基层服务至少6年,这6年不得违约。一旦有了违约的想法,不仅要退还学费补助、缴纳最高5万元的违约金,还会被记入诚信档案,影响考公参军。
有些学生可能觉得没什么,不就是去特定地点教书吗?但没经历过的学生,真的不一定能受得了那份辛苦。
定向培养的教师,分配的地方都是平时没人愿意去的。有毕业生吐槽说:在乡镇学校实习时,教室没空调,学生基础薄弱,每周回家要颠簸两小时山路。
而且这两年,公费师范生违约率悄然上升,有人宁可赔钱也要逃离基层。不是他们傻,而是本以为自己可以,但发现真的不行。
就业焦虑的飓风下,公费师范生成为了最醒目的避风港。2025年公务员报考人数飙升至341.6万,五年翻了一倍多。
普通师范生的处境更艰难——云南某师范大学就业率仅21.2%,许多毕业生投了几十份简历,最终只找到月薪3000的代课岗位。
河南一位农村家长的话一针见血:“孩子考628分,能去省外211,但可能被调剂到‘材料学’这类天坑专业,毕业即失业。读地方师范的公费师范生,至少能回县城当老师,不啃老。”面对这场豪赌,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最后是笑着走下去,还是哭着中断,都是因果循环!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