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政
今年是本轮城南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作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空间,城南地区上半年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着力提升产业集群能级。市发改委近日介绍,北京第四实验学校东校区等项目已经通过竣工验收,9月将开学招生,城南地区今年预计新增学位5500个。
百年名校落地临空经济区
这两年,本市在大兴、丰台、房山等6个区统筹建设6所高起点、高品质、有特色的“北京实验学校”。其中,北京第四实验学校落地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西片区,主要支撑临空经济区建设,满足周边人才子女就近入学需求。
北京第四实验学校由百年名校——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承办,将引进该校优质教育资源,实现管理、师资、设备等资源共享。“北京第四实验学校东校区已通过竣工验收,9月将实现开学招生。”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正在城南加速落地,除了第四实验学校,上半年北京八中亦庄学校、北京市十二中河西分校新建项目实现开工建设,房山区河北镇中心校并校改造项目也通过竣工验收,将在9月开学,城南地区今年预计新增学位5500个。
上半年,北京儿童医院新院区实现开工,丰台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加快改建,房山区中医医院新院区住院综合楼主体结构完工,城南地区居民就医将更方便。
园博园合生汇实现开工
南中轴也遇上了数字科技的新商圈。上半年,全市首家京东生活港开业,开业至今销售额达3.5亿元,成为首都商务新区的消费新地标。
这折射出城市活力的不断激发。与此同时,方庄购物中心正式完成焕新升级并重装亮相,打造“博物馆式”购物新体验;丰台区园博园合生汇项目、房山区山姆会员店实现开工,进一步丰富消费场景。
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正持续拓展。两个月前,位于丰台的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完成全新改建并对外开放,完整呈现“梓宫、便房、黄肠题凑”葬制,将打造成为北京地区汉代文明展示中心。
礼贤站TOD项目也已开工建设,将促进大兴机场临空区交通与商业、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轨道微中心”效应。此外,房山区长阳06、07街区配套主次干路5条道路工程已具备通车条件,经开区经海九路等主干路和马驹桥老桥、文昌大道跨凉水河桥实现通车。
产业崛起成新增长极
拜耳开放创新中心、阿斯利康首个在华疫苗工厂、礼来创新孵化器、美敦力数字化服务创新基地……这些全球知名的跨国药企不断将目光锁定南五环附近的国际医药创新公园,集中在上半年落地入驻。这座在公园里“长”出来的产业新引擎,将成为全球医药健康创新合作枢纽和产业聚集地。
“城南地区加速崛起,逐步成为高精尖产业主阵地与发展新增长极。”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亮出上半年城南其他主要产业的成绩单:信创产业集群生态持续完善,35家企业签约入驻信创园;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态势良好,集聚了安川首钢、智同精密、星海图等300余家企业;航空航天产业持续做强,吸引了全国75%以上的民营商业火箭企业集聚发展,商业航天独角兽企业约占全国65%。
从区域来看,大兴国际机场上半年旅客吞吐量达2606万人次,同比增长9.4%,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14.1%,机场口岸进出口规模累计突破千亿元。大兴临空经济区再生医学产业园基本完工,医疗器械产业园主体结构实现封顶。丽泽金融商务区新引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70余家,入驻企业累计突破1300家,其中金融、科技、商务服务类企业占比超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