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王懿 通讯员 龚波 何贝贝)当监护仪刺耳的警报骤然响起,当分秒流逝化作生命的沉重砝码,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四个中心”——ECMO团队、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便化身生命最后的守护壁垒,于无声中展开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生死竞速。
8月19日,在“医师节”这个属于白衣战士的特殊日子,记者走进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近距离感受这四个生命守护中心如何与死神竞速,一次次在死亡边缘夺回生命的尊严。
创伤中心:多学科联动的“生命堡垒”
严重创伤,特别是多发伤患者,伤情复杂多变,救治需要多学科协同作战。为了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患者的救治效率,2021年,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合了院前急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相关外科、麻醉科、影像B超科、输血科等精锐力量,成立创伤中心,搭建起高效救治的“生命堡垒”。2024年,该中心以高分获评中国创伤救治联盟“高级创伤中心”。
创伤中心团队。 通讯员 供图
“创伤救治往往都是争分夺秒,创伤中心成立后,患者的救治时间节省了一半以上。”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创伤中心负责人刘岳介绍。
今年5月,45岁的张先生在樊城冠源小区附近发生车祸,外伤昏迷。17时44分,120急救中心接到求救电话后赶至事发现场。随后启动创伤绿色通道,并在创伤中心微信群中汇报伤者情况,上传伤者身份证信息,同时办理入院手续。
17时50分,伤者被送至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此时,神经外科医生已准备就绪。经过CT检查发现,伤者脑部存在血肿,脑部出血并且已经形成脑疝。
18时15分,伤者完成CT检查后,进入手术室。此时距离事发仅半个小时。
2022年,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中心加入中国创伤联盟,成为中国创伤中心建设单位。内部运行成熟后,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中心将经验系统化,并在全市推广。
2023年,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全市各县(市)区医院合作,签订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战略合作协议,并帮助其建立创伤中心,加入中国创伤联盟,搭建了全市创伤患者救治网络。
创伤中心负责人刘岳在保康做手术。 通讯员 供图
“以往乡镇如果有严重的创伤患者,通常会送至县医院就诊,县医院无法救治的情况下,再往三级医院转诊,耗费大量的时间。”刘岳介绍。现在,创伤患者救治网络已实现襄阳地区全覆盖,县医院将伤者情况发至通联群,若县医院无法处理,三级医院的专家可带着设备前往现场救治,这就意味着伤者无需再四处奔波,也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间。
ECMO团队:生命悬崖边的“人工心肺”
ECMO团队如同守护在生命悬崖边的一道坚固屏障,他们用先进的“人工心肺”技术,为那些濒临生命极限的患者带来希望。近年,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ECMO团队在近四十次危重症抢救中展现了高超的技术与高效的协作能力,他们争分夺秒,为患者守住生命最后的防线。
2019年初,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在武汉中南医院ECMO团队的帮助下,完成了该院第一例ECMO植入。
为患者进行ECMO植入。 通讯员 供图
2020年3月,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耗时90分钟,在隔离ICU病房独立为一名重症肺炎患者完成了ECMO植入。
“这名重症肺炎患者已经出现呼吸衰竭,血氧饱和度只有不到80%,插管上呼吸机之后效果并不明显。随后我们启动了ECMO植入。”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ECMO团队负责人周恒介绍。ECMO机器运转后,病人的血氧饱和度立即得到改观,从开始的不到80%上升到98%,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2021年,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集中优势力量,组建以心血管内科刘福元、周恒、黎晓兰、程超,重症医学科刘晓耘、徐正芹、钱小庆,心胸外科王青涛,超声影像科汪伟、甘玲等专家为核心,联合医务科、急诊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放射科、麻醉科、营养科、检验科等科室的多学科联动专家团队。
在学习中探索,在实战中精进。5年间,医院ECMO团队从“跟学”蜕变为行业“领跑者”。
6月9日中午13时30分,一名52岁的男子因为胸痛到医院就诊,刚到急诊科就突然倒地不起。急诊科主任徐鹏和主治医师马代炬迅速查体,发现其心跳骤停,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20分钟后,患者恢复自主心跳。
13时50分,心电图显示患者急性心肌梗死,且心跳、血压不稳。经过讨论后,决定在急诊科为患者植入ECMO。
14时10分,患者转运至心导管室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患者冠状动脉对角支急性闭塞,立即对患者冠状动脉进行球囊扩张,血流恢复。
15时,手术结束。
一天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ECMO随即撤机。半月后,患者康复出院。
5年来,ECMO团队近40次临危集结,为暴发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重症肺炎、呼吸心跳骤停及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等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发挥了关键作用,筑起生命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已建立完备的准备和操作流程,能实现10分钟人员、设备到位,20分钟完成设备启用,达到甚至超越国家操作指南要求。”周恒表示,将持续优化运行流程,注重细节管理,不断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
胸痛中心:黄金时间的“抢夺者”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每一分钟的延误都意味着更多心肌细胞的永久死亡。胸痛中心的核心使命,就是构建一条从院前到导管室的“高速通道”。
2015年,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成立胸痛中心。
2016年,该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认证。
胸痛中心团队。 通讯员 供图
“胸痛中心成立的目的就是为急性胸痛病人提供服务。打通绿色通道,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周恒介绍,胸痛中心成立后,密切了各部门的沟通协作。120急救中心接到胸痛、胸闷的患者后,第一时间在胸痛群上传心电图检查结果,群内值班医生一旦发现患者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会绕行急诊科和心脏重症监护室,直接到达心导管室进行相应的介入手术。
如果病人自行到急诊科就诊,对于胸痛胸闷的病人,医院强调先救治后收费,即在暂时没有挂号缴费的情况下,先完成心电图检查,快速鉴别是否为心肌梗死的病人。
“我们要求病人进入医院后,10分钟内完成心电图检查,20分钟内出肌钙蛋白检查结果。”周恒说。胸痛中心运行过程中,还定期召开“三会”,即与120急救中心、协作医院及胸痛救治单元共同召开的联合例会、质量分析例会以及典型病例讨论会。医院还与各乡镇卫生院密切联系,帮扶指导基层医院通过胸痛中心认证。目前,8家县级医院通过胸痛中心认证,近30家乡镇卫生院通过胸痛救治单元认证。
胸痛中心团队全力救治患者。 通讯员 供图
3月,金环医院医生在通联群中上传了一例79岁患者的心电图,提示急性壁心肌梗死。主任黎晓兰和副主任李晓妹立即指导乡镇卫生院医生对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患者情况好转后,通过120转送至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治。
卒中中心:大脑功能的“保卫者”
脑卒中,俗称“中风”,其救治同样是一场与时间的残酷竞赛。卒中中心的核心武器之一,便是静脉溶栓治疗——在发病6小时的“黄金时间窗”内,通过药物溶解堵塞血管的血栓。
卒中中心团队。 通讯员 供图
作为襄阳市脑卒中防治中心办公室,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卒中中心深度赋能基层,推动“黄金救治圈”:建立市、县、乡三级防治网络,实现“3小时救治圈”全覆盖。
“太感谢了!你们不仅救了我的命,更拯救了我的家庭。”6月10日,即将康复出院的李先生紧紧握住市一医院神经内科医护人员的手,眼中满是感激。
两年前,他因突发剧烈头痛、呕吐被紧急送医,确诊为凶险的“椎基底动脉复杂夹层动脉瘤”,生命危在旦夕。卒中中心团队闻令而动,周佩洋主任带领王璞、曹治华等团队专家迅速实施介入栓塞手术,历经2小时精准操作,成功将他从死神手中夺回。复查时,副主任医师曹治华看着影像报告欣慰嘱托:“恢复得很好,记得按时复查,安心生活。”
这样与死神赛跑的紧急救援,在市一医院国家级卒中中心已是常态。一名8岁男童突发左侧肢体偏瘫,症状如同成人严重脑梗般凶险。急诊绿色通道即刻激活!周佩洋主任第一时间组织多学科会诊,确诊为“右侧大脑中动脉完全闭塞”。“时间就是大脑,每分每秒都不能耽误!”征得家属同意后,团队立即启动取栓手术,仅用二十余分钟就成功开通堵塞血管,让幼小的生命重归平安。
这些惊心动魄的成功救治案例,正是市一医院国家级卒中中心顶尖实力的生动写照。作为国家级重点建设专科和湖北省地市州首个神经内科,该中心已蝉联五届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成为区域神经病学领域当之无愧的标杆,肩负着国家级、省级诊疗中心、教研基地及质控中心等多项重要职责。
走进中心,独立的脑血管介入室与先进手术转播系统赫然在目,19人组成的专业介入团队技术精湛、经验丰富。在这里,全面开展着一系列前沿诊疗技术:
急诊静脉溶栓年完成量超500例,为急性卒中患者抢出黄金救治时间;
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年实施近300例,用精准操作打通生命通道;
全脑血管造影、血管内支架置入术为脑血管疾病诊断治疗提供坚实支撑;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慢性血管闭塞开通术等复杂技术成熟开展;
动静脉畸形/瘘、静脉窦血栓介入治疗等技术覆盖各类脑血管疑难病症。
在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的全国高级卒中中心排名中,该中心始终位居前列:
综合排名最高位列全国第21名;
静脉溶栓技术排名最高达全国第10名;
脑梗死机械取栓术最高排名全国第11名;
颈动脉支架、动脉瘤手术等技术指标亦稳居全国前列。
尤其在2024年全国年度质控排名中,中心的静脉溶栓、机械取栓及综合排名三项核心指标均获评最高等级“A+”/“A”,成功跻身全国百强!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持续优化的院前预警机制、多学科高效协作的救治流程,更是医护团队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精益求精的技艺。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国家级卒中中心正以顶尖实力,为襄阳乃至整个鄂西北地区的脑血管健康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
“我们将继续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团队协作、提升技术水平,在救治效率和质量上持续突破,为患者赢得宝贵救治时间,不断提高患者生存率和康复率。”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曹锋生说。
从ECMO的生命续航到胸痛中心的分秒必争,从卒中中心的精准施策到创伤中心的协同作战,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四个中心”如同四支利剑,守护着千万百姓的健康。在这里,每一项技术的突破都凝聚着医者的智慧,每一个成功的救治都书写着生命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