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50%,节肥30%,草害更少,亩产千斤以上 湖北节水抗旱稻让20多万亩中低产田“逆袭”
创始人
2025-08-25 08:04:41
0

罗利军(右二)和付冬(右一)在湖北大学节水抗旱稻试验田观察育种材料。

节优804收获时,饱满的稻穗。

7月25日,在干旱中坚挺的节水抗旱稻。

8月12日,经过少量灌溉后,节水抗旱稻长势喜人。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崔逾瑜 汪彤

●水稻的祖先——野生稻,本来就能在旱地生长,对水生和旱生环境具有双重适应性,因亩产低、米质差、不好吃,一直未受关注。

●与一般水稻比,节水抗旱稻可节水50%,节肥30%,草害更少,亩产可达500至700公斤,为水源条件较差的中低产田带来希望。

●在高产区推广优质稻品种,在中低产区推广节水抗旱稻品种,适地适种,有助于把每块粮田的产量潜能发挥到最大。

自6月3日到8月12日,武穴市大坝村没下过一场畅快雨。种粮大户叶玉明却不担心他的水稻缺水。稻田里,郁郁葱葱,叶片挺直。下田走一圈,土壤干巴巴的,鞋不沾泥。周边稻田,有些稻株叶片明显卷曲,农户正忙着向田里抽水,生怕由于干旱耽误收成。

叶玉明种的水稻为何不怕旱?因为他种的是节水抗旱稻。

目前湖北共培育三个节水抗旱稻品种,省内外共推广面积约50万亩。

湖北籍科学家帮助家乡培育3个节水抗旱稻种

大坝村位于荆竹水库下,耕地面积963.6亩,属沙性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今年干旱,荆竹水库蓄水少,村民们深感焦虑。

受水源条件限制,丘陵岗地和山区常发生季节性和区域性干旱,导致水稻减产。统计显示,全省鄂北岗地、鄂东丘陵和鄂西山区等种植水稻近500万亩,平均单产约950斤,比江汉平原低200斤左右。

近年来,育种专家开始培育节水抗旱稻,让水稻兼具高产优质特性和抗旱广适性。

“水稻的祖先野生稻,本来就能在旱地生长,因亩产低、米质差、不好吃,一直未受关注。”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付冬介绍,野生稻对水生和旱生环境具有双重适应性,后来人们在对其驯化过程中发现,它在水源充沛的条件下,产量更高、品质更好,逐渐形成适应水生的水稻。

2003年,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节水抗旱稻品种,实现节水抗旱杂交稻零的突破,被誉为“节水抗旱稻之父”。罗利军团队建立起国际先进的作物抗旱性研究平台,筛选出一批珍贵的节水抗旱稻育种材料,为国内同行研发节水抗旱稻奠定重要基础。

罗利军是湖北咸宁人。在他的支持与帮助下,我省选育出“节优804”“琴旱优651”“旱优718”3个节水抗旱稻品种,获得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节水抗旱鉴定中心认定。

“耐造”的节水抗旱稻省水省工又稳产

今年初,武穴市农业农村局提前预警,高温干旱天气时间较长。叶玉明听从专家建议,试种黄冈市农科院选育的节水抗旱稻“节优804”。

播种时,叶玉明把小麦条播机开下田,像播种小麦一样,播种水稻。这番操作让村民们看傻了眼。

“这叫旱播。”黄冈市农科院水稻所副所长陈杰介绍,节水抗旱稻既可以像传统水稻那样育秧移栽、水种水管,也可以像小麦一样旱地直播、旱种旱管。旱种旱管不但草害少,还能省去育秧和插秧环节,每亩至少节省2到3个人工。

播种后,叶玉明只为稻田灌了两次水。7月下旬,因久不降雨,田间有一块高地稻叶枯黄,像秃了一样。他赶紧抽水抗旱,几天后,水稻竟然起死回生返青了。他特意把稻田抗旱前后对比图发给镇里农技专家,感叹道:“换作别的品种,干成这样肯定救不活了,这旱稻种真耐造!”

同样惊喜的,还有武汉市江夏区五安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易安强。

去年,易安强在五里界街道李家店村耕种200亩撂荒坡地,田块条件差,高低起伏不平,土壤又干又硬,没有水源,放在以前根本不敢种水稻。江夏区农技推广中心向易安强推荐湖北大学选育的节水抗旱稻“琴旱优651”,武汉市农科院专家提供技术指导,稻田第一年亩产900多斤。

湖北农发种业销售部经理熊康成介绍,去年该公司在江汉平原复垦了20万亩撂荒地,种植“琴旱优651”,亩产达到1200斤。

节水抗旱稻为何如此神奇?

陈杰解释,节水抗旱稻根系发达,扎根较深,更容易吸收深层土壤水分,叶片有较厚角质层、较小气孔密度和叶面积,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会“喝水”又会“保水”,生长中更省水,这是节水抗旱稻显著特点。

“更关键的是,节水抗旱稻产量很稳。”陈杰说,与一般水稻比,节水抗旱稻可节水50%,节肥30%,草害也更少,水源充足条件下,亩产可达1400斤,缺水情况下,亩产1000斤。

省内外推广面积超50多万亩

专家表示,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干旱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旱情重。各地大力整治撂荒地、改造中低产田,受水源、地形等先天因素制约,亩产几百斤,低于全省平均单产,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

武汉市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水稻研究室主任朱永生指出,传统水稻种植习惯大水大肥,节水抗旱稻对水肥条件要求不高,具有轻简化栽培、节水抗旱稳产特性,堪称中低产田专属赛道上的理想选手。

鄂东地区夏季气温高,秋季降雨少,水稻易受高温热害和干旱减产。黄冈市农科院利用从上海引进的节水抗旱稻母本与本地优质杂交父本杂交组配,选育出“节优804”,耐旱、耐热性强,抗稻瘟病,2021年在黄冈麻城、罗田、红安水源条件较差的田块推广,并逐渐带动安徽六安、河南信阳等周边地区种植,总共推广面积超过50万亩,其中今年约20万亩。

襄阳、随州等鄂北地区部分农户习惯稻麦轮作,茬口时间紧,小麦还没收获,就播种水稻,稻种扎根浅,易倒伏,易受寒露风危害。湖北大学选育的“琴旱优651”耐旱,生育期适中,抗倒伏能力强,抗寒性好,今年初通过国家审定后,在襄阳推广2000多亩,在孝感、黄陂复垦撂荒地推广近万亩,并在安徽推广了近万亩。

湖北选育的另一个节水抗旱稻品种“旱优718”生育期比“琴旱优651”稍长,米质达行业标准优质二级,不仅在安徽、湖北、河南等地稻麦轮作区推广,还参加广西桂南晚籼组区试,适应性好,表现出色,有望于2025年扩区审定。

节水抗旱稻仍在不断进化中。付冬团队还准备通过节水抗旱稻与优质稻杂交,改良节水抗旱稻大米的品质,让好种更好卖,提高农户种植效益。陈杰团队也开始新品种选育,希望在兼具优质和抗性基础上,育出节水抗旱再生稻品种,通过一种两收,为增产再上一道保险。

“节水抗旱稻为灌溉水源不足的区域粮食生产提供一个新方案。”付冬说,通过在高产田推广优质稻品种,在中低产田推广节水抗旱稻品种,适地适种,有助于把每块粮田产量潜能发挥到最大,为国家粮食安全增添新动能。

鄂育节水抗旱稻“三剑客”

资料

节优804:黄冈市农科院选育,2020年通过审定,湖北成功选育的首个节水抗旱稻,全生育期约114天,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4.31公斤。2021年起,在黄冈麻城、罗田、红安,安徽六安、河南信阳等地种植,表现出抗稻瘟病、耐热性强的特点,总推广面积超过50万亩。

琴旱优651:湖北大学选育,2025年通过审定,湖北首个通过国家审定的节水抗旱稻品种,全生育期113.4天,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77.3公斤,2023年到2024年连续两年在襄阳老河口张集农场连片两千亩旱播旱管种植,表现出生育期适宜、抗旱能力好、结实率高、抗倒伏能力强的特点。

旱优718:湖北大学选育,2025年通过审定,长江中下游麦茬籼稻品种,全生育期118.5天,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03.3公斤,米质达行业标准优质二级。2024年在安徽、湖北、河南等地示范种植,表现出生育期适宜、产量好、米质优的特点。还参加了广西桂南晚籼组区试,表现出色,有望于2025年扩区审定。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电力数据看经济:单月用电量首破...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7月,全社会用电量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2万亿千瓦时,刷新单月用电纪录...
车载安卓系统导航维修,车载安卓...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车载安卓系统导航突然罢工,地图更新不了,语音识别也成了聋子,简直让人抓狂!...
2010-2025年考研英语二... 在英语二的诸多题型中,哪一个属于送分题?有的考生会说是完形填空,因为都选一个答案基本会有三分可拿,没...
2025新鲁科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5年学生将迎来新版教材,新教材将更加重视思维和阅读!为了方便广大学生在暑假预习新学期的课本知识...
即将开学!“第一份礼物”已送达... 暑假接近尾声, 开学进入倒计时, 开学的仪式感当然是领新书! 2025年秋季学期, 又一批 根据义务...
以退为进 岚图汽车资本市场再造... 8月22日晚间,东风集团股份发布公告称,子公司岚图汽车将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东风集团股份将同步完...
1-7月中型SUV累计销量TO... 【CNMO科技消息】8月25日,根据中汽数研发布的2025年1-7月中型SUV累计销量排行榜,特斯拉...
独家丨让经典车从活下来到火起来 8月22日至24日,第33届广州博览会(以下简称“广博会”)举办期间,在会场内举办的KACA传统经典...
原创 市...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富士康短短4个月市值暴增六千亿,还果断...
2025成都车展“豪车含量”骤... 2025成都国际车展将于8月29日—9月7日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行,本届车展预计将汇聚近120个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