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富士康短短4个月市值暴增六千亿,还果断以3.7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其位于美国俄亥俄州洛兹敦的汽车工厂,转头又在中国追加百亿投资。
要知道,早在几年前,富士康还扬言是在给大陆“赏饭吃”,可如今却直接甩卖美国工厂回归中国,着实让人咋舌!
2021年底,富士康以2.3亿美元从Lordstown Motors手中购得该工厂,当时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表示,希望将这里发展成为“北美最重要的电动汽车制造和研发中心”。
而且富士康还对Lordstown Motors进行了战略投资,计划共同生产电动皮卡,不仅如此,富士康还接连与IndiEV、菲斯科等初创企业达成合作,规划为它们代工生产电动汽车。
要知道,当时特朗普政府推制造业回流,富士康说在威斯康星州投100亿元,建10.5代液晶面板工厂,承诺创造1.3万个岗位,拿了当地政府30亿元补贴。
但项目很快缩水,改成6代生产线,后来又变成研发中心,只雇了1000人,而且美国劳动力成本高,供应链不全,零部件得从亚洲进口,生产成本高,尤其是市场对大尺寸面板需求降,也让投资回报难实现。
甚至在2023年6月,Lordstown Motors宣告破产,并指控富士康“断绝其资金来源”,随后,声称将在俄亥俄工厂生产电动SUV的加州初创公司IndiEV,也于2023年10月申请破产,当时其银行存款不到300万美元。
就连曾与富士康有代工计划的瑞典电动车公司Fisker Inc.,也在2024年6月申请破产清算,而另一位合作伙伴Monarch Tractor迄今仅生产了几百台电动拖拉机,对百万产能的工厂如同杯水车薪。
面对在美造车业务的接连失利,富士康最终选择出售这座工厂,毕竟此次出售不仅让富士康回笼了资金,也能让其将资源重新分配到其他更具潜力的业务板块。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北美市场受挫的同时,富士康也在中国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24年7月22日,河南省政府在郑州与富士康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富士康宣布在郑州投资10亿元建设新事业总部大楼,旨在为富士康在大陆实施3+3战略提供产业资源和技术支持。
不过前面那个“3”指的是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绿色发展3个核心领域,而后面那个“3”指的是电动汽车、健康医疗、机器人技术3个新兴领域。
而这还不是富士康在中国内的第一次重大布局,早在2023年4月,富士康新事业发展集团就在郑州成立,更是在2024年1月4日,富士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郑州注册成立。
而且富士康也在中美两国的布局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结果,毕竟在美国,富士康曾宣布在威斯康星州投资100亿美元建液晶面板厂,预计创造1.3万个岗位。
但项目启动后,便遭遇了阻力,例如招聘冷清,工程师与工人短缺,迫使从中国调派人员,而且全球面板市场低迷,项目规模缩减,就连政府承诺的减税补贴也因此落空。
哪怕是近年来富士康加大对印度的投资,例如2023年8月宣布在印度卡纳塔克邦投资6亿美元,但印度劳动力素质不均,苹果产品良品率低,卫生管理问题频发,影响富士康产品出口及企业成本。
不过反观中国大陆,有完善的供应链、充足的供电、更高素质的人力、成本较低且先进的物流能力,还有稳定的政治环境与招商政策、相对稳定的汇率。
而且富士康凭借和芯片巨头英伟达的深度合作,一下子抓住了风口,毕竟作为为英伟达在中国唯一能生产全系列AI服务器的代工厂,它包揽了H100、H800等多款核心产品的订单,全球市场份额超过四成,和微软、Meta这些科技巨头深度绑定。
甚至在去年,在深圳、天津、贵阳三大园区,还专门新增6条AI服务器生产线,产能直接从六十万台跃升到一百万台以上。
尤其是随着战略调整见效,富士康在A股的上市公司工业富联,股价大幅上涨,2025年最高涨到48.96元/股,市值突破九千亿元,四个月暴增六千亿,这种涨幅在大市值公司里都是非常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