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封封家书,来自那些最可爱的人!
创始人
2025-09-12 16:41:01
0

20世纪50年代初

中国人民志愿军

雄赳赳、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历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

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资料照片)。

在枪林弹雨中

保家卫国、直面生死的将士们

与亲人的唯一联系

便是能抵万金的家书

这是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馆内展出的志愿军战士王泉的家书(2025年9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1951年3月

邱少云随部队奔赴抗美援朝前线

途经河北时

给家人写下了这封信

这是邱少云写给家里的信(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供图)。

就在这封信写后一年多

年仅26岁的邱少云

英勇牺牲在朝鲜战场上

用生命践行了自己保家卫国的誓言

这是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馆内景。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馆中

一封封志愿军战士们的家书

这是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馆内展出的志愿军战士白文清的家书(2025年9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有的写给家人期盼回音

有的写给爱人唯念君安

这是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馆内景(2025年9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1953年

志愿军战士邢孝先

在敌机一次轰炸中牺牲

2023年清明节

邢桂芝把家里保存的

唯一一封哥哥的家书

捐赠给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这是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馆内展出的志愿军战士邢孝先的家书(2025年9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这一封封家书

穿过硝烟

跨越山水

每一封、每一行、每一字

都是家国情怀

2014年至2024年

中国已连续11年共计迎回981位

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遗骸

2014年3月28日,礼兵护送覆盖着国旗的437具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进至棺椁摆放区。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2024年11月28日,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运送志愿军烈士遗骸的车辆驶向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9月12日

又有30位志愿军烈士回到祖国怀抱

英雄回家,山河铭记!

记者:潘昱龙、丁非白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新华社报道!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 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 书写教育强国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回信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
学问不入事理,其学百无一用。 学理必须受事理的约束。有时学理没错,但事理上却不是那回事。比如,一只狼和一只羊加在一块,或一只披着羊...
海南省最好大学在全国排名出炉:... 琼州大地,高等教育三足鼎立新格局 浩渺南海之滨,一幅波澜壮阔的高等教育画卷正徐徐展开。校友会最新发布...
凝心聚力 精细服务 合肥市育新... 为全面提升校园物业服务质量,营造整洁、安全、舒适的育人环境,9月9日,合肥市育新小学召开校园物业工作...
开学第一课,从军训开始!直击贵... 秋日的金色阳光下,贵州护理职业技术学院金海校区田径运动场内庄严肃穆,2025级新生齐聚一堂、身着军装...
教师节系列·育人|王珂:以“四... 教师节 一朝沐杏雨 一生念师恩 教师节系列·育人 ◆ 编者按 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临床医学院这片承载...
孩子有这种表现,暗示他的内心碰... 这几年,“丧”“躺平”“摆烂”等词语流行于网络中,很多年轻人都会这般形容自己。 大致的意思是指在问题...
在这里,我读懂了法律的温情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河北法制报) □ 冯浩峰 作为一名政法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生,我有幸通过学校安排...
千呼万唤的《赴山海》,“真香”... 文娱商业观察文/矮子巨人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赴山海》。爱奇艺&腾讯视频双头部平台S+级定制剧...
蜕变:三枚“成长印记”勾勒“新... 当九月的风拂过窗棂,校园里响起琅琅书声,另一处特殊的“课堂”也正翻开新的篇章。这里没有稚嫩的书包,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