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户外品牌始祖鸟联合艺术家蔡国强在喜马拉雅山脉燃放艺术烟花一事持续引发热议。主办方称其本意是“致敬自然”,希望展开“一场关于人、自然、宇宙,与灵魂的对话”,然而我们从中看到的,只有主办方以“致敬自然”之名触碰自然禁区的傲慢与自私,“翻车”的结局其实早已注定。
喜马拉雅山脉被称为“亚洲水塔”,土壤稀薄、植被生长缓慢、野生动物敏感,生态系统极为脆弱,一旦遭到破坏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尽管主办方声称使用了“生物可降解材料”,并采取了转移牲畜、深度清洁等“全链条生态保护方案”,但事实上,盐砖引导无法覆盖鼠兔等小型动物所有的栖息地,燃放后的翻土修复也会破坏原本土壤结构,加速草甸退化和水土流失,燃放产生的大量细微颗粒物更会对低氧环境下动植物生存造成威胁。事件曝光后主办方虽已公开致歉,但道歉不是“洗白”的工具,生态修复也不是“清理就能抵消”的简单算术题,人类对自然的每一次介入,都可能引发生态链上的蝴蝶效应。
艺术有表达的自由,但不是越过红线的借口,不该成为生态保护的例外,任何行为都不能凌驾于生态保护之上。始祖鸟作为户外品牌,其品牌内核本该与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精神同频共振,却披着艺术的“外衣”,借自然之名“造势”,把山脉变成品牌的秀场,把环保变成营销的手段,背离了自己的初心,也辜负了公众的信任。看似是一次“考虑不周”的个案,却折射出敬畏之心的缺失。
敬畏自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不干涉、不打扰的克制。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从“向自然索取”到“与自然共生”,中国用数十年时间书写了生态保护的奇迹,青海湖封湖育鱼,让湟鱼洄游畅通无阻;神农架划定严格保护区和生态保育区,有效保持了林区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长江实施“十年禁渔”,让“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的胜景得以复现。人类对自然的善意,不在于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在于克制了多少欲望。只有常怀敬畏之心,不越雷池一步、不触底线半分,才是真正对自然的致敬。
雪山不需要烟花的装饰,自然不需要喧嚣的打扰。让我们牢牢守住“不打扰”的清醒,放下征服自然的傲慢,怀揣敬畏自然的谦卑,把山还给山,把海还给海,把宁静还给自然,携手守护好绿水青山的“底色”,共同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尚润石(武汉市蔡甸区委政策研究室)
责编: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