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实习生严呈欣 通讯员王荣荣、朱嘉卉)9月24日,汉阳区琴断口街道七里一村社区服务大厅热闹非凡,一场主题为“家庭实验展风采 社区共享科技力”的活动在此举行。本次活动由汉阳区科学技术协会、汉阳区教育局主办,汉阳区教学研究中心、汉阳区科技学苑志愿服务队协办,汉阳区琴断口街道七里一村社区和汉阳区七里小学承办,旨在主动打破“校园—社区”壁垒,探索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
活动伊始,汉阳区七里小学校长罗代造在致辞中表示,家庭实验室展示活动意义非凡,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实践活动,更是一座沟通的桥梁,以学校教育引领家庭、社会教育协同育人。“希望你们坚持家庭实验活动,用好奇的眼睛去观察,用聪慧的大脑去思考,用灵巧的双手去实践,不断提升自己实践和创新能力。”罗校长满怀期待地说。
随后,汉阳区教育局、汉阳区科技学苑志愿服务队、琴断口街道及七里一村社区的相关领导共同为“七里同创少科院”“七里小学科学教育校家社空间站”和“家庭实验室校外活动基地”授牌。这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是连接各方的重要标志,标志着科学教育深度合作正式开启。
马子画同学的妈妈作为家长代表对学校搭建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平台表示感谢,认为这样的活动不仅点亮了孩子们的科学梦想,更以点带面,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营造社区科普氛围做出了积极贡献。学生代表七里小学六(八)班的张锦睿同学也以“太阳花种植”为例,分享了参与家庭实验室活动的收获与喜悦,表达了对科学探索的热爱。
现场,与会领导为在家庭实验室成果展示中表现优异的18组家庭颁发了奖项。获奖学生和家长一同上台领奖,现场掌声雷动。这些家庭在家庭实验室活动中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他们的成果不仅展示了孩子们的科学探索精神,也为其他家庭树立了榜样。
仪式环节结束后,在七里小学师生的热情引导下,与会嘉宾一同移步至科学实验展区进行参观。18组家庭实验室围绕昆虫、天文、地质、植物等七大主题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盛宴。孩子们化身“小小科学家”,不仅带来了自己的项目化实验手册,还进行了生动的现场展示。从记录蜘蛛成长过程的观察日记,到亲手打磨的矿石画;从利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星空的实践报告,到培育太阳花的生长记录,每一项成果都充满了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近距离感受科学的奇妙与魅力,现场惊叹声、欢笑声不绝于耳,反响十分热烈。
在“记录蜘蛛成长过程的观察日记”家庭组,三(4)班刘亿晟热情介绍:“这是梦幻蓝巴布捕鸟蛛!”当被问及在观察过程中有什么收获时,他激动地表示:“我们一家人都学习到了许多关于昆虫的知识,也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让我对昆虫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8)班刘子麒同学向记者展示了自己所做的航空装置。“我先学习了有关望远镜构造与折射成像理论的相关知识,明确每个部件的功能,然后和家人一起组装完成折射式望远镜制作。”刘子麒介绍道:“通过制作望远镜,我了解到了更多关于航空航天方面的知识,长大了我也想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四(2)班陈桐萱和家人一起制作了“迷你生态球”。“这是我和家里人一起做的一个模拟水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装置,用鱼缸灯模拟日照,通过记录水质、水草及小虾状态,不仅让我对这个小生态系统是否具有自净能力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让我更直观感受到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一位社区居民大声赞叹道:“这些孩子的创意和动手能力真是太强了,让我们大人也大开眼界!”
此次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它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科学探索成果的平台,也为家校社三方搭建了沟通与合作的桥梁。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七里小学的科普教育之路将越走越宽,为培养更多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少年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