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今年联合国大会的热门话题是什么,除了谴责以色列的暴行以外,可能就是联合国安理会改革。
不过,第二个话题其实并不是什么新议题,每年都有不少国家会在联大会议上提出改革安理会机制,而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也“支持”改革。
比如,今年俄外长拉夫罗夫就曾表示,俄罗斯呼吁通过增加亚非拉国家代表以实现安理会的民主化,支持印度和巴西竞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印媒:俄罗斯再次支持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拉夫罗夫这话一说出口之后,印媒立马沸腾,仿佛印度“入常”就在眼前——但事实上,只要我们关注过联合国改革的新闻就能发现,俄罗斯每年都会提议支持印度“入常”,可实际进展基本为零。
先不说中国会表示反对,美英法三国虽然明面上或多或少都表现过支持印度“入常”的态度,但实则对这一提议抱有疑虑。
《外交官》杂志曾指出,尽管美国在原则上支持印度获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但没人会相信美国真的会在实践中支持这一改革,因为“美国无法确定印度是否会在重大战略问题上支持美西方的立场”。
美国其实很怀疑印度的“忠诚”
俄乌冲突就是一个例子。印度在联合国投票中并不总是站在美西方一边,更多情况下会保持自己的独立立场,比如投弃权票——正因为如此,美国认为印度更像是一个骑墙派,而非“可靠伙伴”。
这就更不用说,就算印度获得俄罗斯力挺,以它为首的“四国联盟”想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仍面临“咖啡俱乐部”的阻力:巴基斯坦负责阻止印度,意大利反对德国,韩国不支持日本,阿根廷和墨西哥则针对巴西。
早在2005年,“咖啡俱乐部”就曾成功阻止过“四国联盟”强行推动的“入常”程序。
除了扩大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数量以外,今年某些国家在安理会改革的问题上还玩出了新花样,比如芬兰提议的取消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一票否决权,以及新加坡提出的限制五常使用否决权的次数。
其实吧,联合国五常是不会接受自身利益受损的改革
但更有意思的是联合国五常对这事的态度。
考虑到至今仍未停火的俄乌冲突和加沙战争,芬兰与新加坡的提案明显分别针对俄罗斯和美国,结果美国那边不疼不痒回应了一句“美方赞同安理会改革,愿意就这一挑战性问题进行‘坦诚交流’”。
而俄罗斯一看到这种涉及自身利益的提案,也不装模作样支持安理会民主化改革了,直接公开表示五常的否决权是整个联合国架构的基石:如果没有否决权,安理会将成为一个“对特定多数人强加可疑决定、盖橡皮图章的机构”,否决权是在其他选择都用尽时的“最极端措施”,是五常的“不可剥夺权利”。
小国想绕开五大国行动?根本不可能
俄罗斯这一回应,恰恰揭示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本质:尽管五常在诸多问题上经常会爆发分歧,但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实际上代表了五个地区主导大国的话语权。
如果无视五个大国的存在,强行在安理会推行所谓的“民主化”改革,最终导致的结果正如俄罗斯所说:安理会将成为一个只会盖橡皮图章的机构。
比如,假设欧洲几个小国强行支持芬兰提议的“联合国出兵乌克兰驱逐俄军”在安理会上通过,但如果美英法作壁上观,仅凭芬兰自己和这几个欧洲国家有能力跟俄罗斯对抗吗?显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