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沈慧伶)为深化府院联动机制,从源头预防和实质化解行政争议,近日,湖北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与区司法局联合组织召开街道走访专题会议。区内关东街、佛祖岭街、花山街、左岭街、豹澥街、九峰街、龙泉街、滨湖街八大街道司法所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研讨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协同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路径。区工委政法委、东湖高新区法院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
此次活动是东湖高新区法院自今年3月启动行政机关系统性走访计划以来的重要一环,旨在通过面对面交流,精准把脉基层行政执法现状,凝聚司法与行政合力,助推法治政府建设。
会上,东湖高新区法院综合审判庭副庭长李怡首先通报了法院2025年行政审判工作情况,系统分析了近三年来各街道涉诉案件类型、败诉情形、负责人出庭应诉、争议实质化解及涉诉信访等方面的数据变化与趋势。针对梳理出的共性问题,她建议各街道应进一步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全面提升行政机关应诉能力,强化自我纠错意识与能力,持续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巩固和增强府院联动工作合力。
在街道代表交流发言环节,各街道结合工作实际,分享了经验与思考。关东街代表指出,当前行政争议主要集中在历史信访、征地拆迁与安置、违法建设拆除、物业与业委会纠纷、政府信息公开等领域。他表示,街道将在执法中积极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对于存在败诉风险的案件不回避,主动加强与当事人及法院的沟通,共同研判,力争实质性化解矛盾。
佛祖岭街道代表提出,街道在社会治理中既是“防火墙”也是“连心桥”。在源头预防方面,建议完善开放式决策与社区议事机制,深化“网格化+法治”治理模式;在事中化解环节,应做强街道层面矛盾调处中心,夯实人民调解基础,有效落实“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并坚持负责人定期接访与包案化解;长效机制建设上,可为基层干部配备“法治参谋”,常态化开展以案释法培训,建立风险预警与案件复盘机制。
左岭街代表分享了六点工作体会,强调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注重‘抓前端、治未病’”,同时“主动担当作为,聚焦定纷止争目标”,并“强化程序意识,筑牢证据根基”。豹澥街代表谈到,近年来街道行政诉讼案件数量有所上升,多涉及信息公开与征地拆迁,且存在重复诉讼现象。为此,必须“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理念,坚持程序与实体并重,同时注重诉求疏导与矛盾前端化解,强化府院联动及判后反馈机制”。
在自由讨论阶段,各街道参会代表围绕行政诉讼应对经验、创新做法及实践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现场气氛热烈。
区工委政法委副处级干部邓珊珊对后续工作提出要求。她指出,针对政府信息公开、拆迁、拆违、物业与业委会管理等高频涉诉问题,后续将组织专题培训研讨;各街道在借助外部法律力量的同时,必须加强自身法治能力建设,形成独立专业的判断力;要进一步强化与法院的沟通协作,做到信息互通、协调联动,力争将更多行政争议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诉讼前端。
东湖高新区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程静在总结发言中阐述了系统性开展行政机关走访活动的初衷与目标。针对会议梳理出的共性问题和薄弱环节,她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进一步树牢依法行政理念,增强法治思维与法治意识;二是完善行政执法工作机制,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与水平;三是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强化自我纠错的勇气与能力;四是全面提升出庭应诉能力,展现责任政府的良好形象。
此次八大街道集中走访研讨活动,是东湖高新区法院延伸司法职能、主动服务基层治理的又一次具体实践。通过系统梳理问题、坦诚交流经验、共同研判方案,活动有效促进了行政争议的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和规范处理,为营造东湖高新区国际一流创新生态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