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组人事报发了一篇文章《快牛勿用鞭打》,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人人感同身受,期盼这篇文章给自己这个快牛沉冤昭雪。
在体制内,牛马很多,也普遍存在鞭打快牛现象。
以前,领导直接是用鞭子抽打快牛,让快牛干更多的事,现在变得有了高级的说辞:这个事你干了,别人干了我不放心。连哄带骗让快牛干活。
而在小县城体制内,鞭打快牛更严重,更可恨。
小县城体制内的快牛,就是为人老实、责任心强、脸皮薄的人,他们不把事情干完干好,内心会过意不去,这是真心实意的内心使然。领导也抓住了你的弱点,知道工作安排给你,你会干好。
慢牛有三种,一种是有人脉关系,不怕领导能把自己怎么样的,领导的确不敢会对这种慢牛怎么样。一种是死皮赖脸,我就这样了,看能把我怎么样?领导也无可奈何,慢慢地对这些人放弃了。还有一种本来是快牛,看透了事实,干了事得不到草料,彻底失望了,渐渐变成了慢牛,再也不听领导的使唤。
小县城体制内,领导一般在一个单位就是五六年的事,甚至有更短了,一两年就调走了,那么到一个单位,领导秉持的原则,不是干出点成绩,而是把事干完干好,不要被点名批评,不要出岔子。
这正是快牛能做到的,于是乎,鞭打快牛就成了普遍现象,哪个单位不是领导鞭打快牛?就像领导说的,把事交给慢牛,还真不放心,领导要操更多的心,还会把事做的很糟糕。
小县城体制内,鞭打快牛就算了,还有更可恨的事:
1. 快牛一直做事,一直做的很好,领导是打心眼里喜欢这种快牛。如有一次疏忽没做完美,领导就会把以前干的事、把你以前的成绩全盘否定,你再也不是忠诚的快牛,你就成了罪人,成了反面典型,大会小会挂在嘴皮子上批斗。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干的事多了,难免会出点小问题。但在领导的眼里,单位的工作绝对不能出问题,出了问题就是你的不是。
2. 快牛干的事最多,干的多,出错多,经常成了背锅侠。纪委追责下来,你干的,你不承担责任谁承担?
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快牛比慢牛的处境更危险。
更胜着,明明是领导安排这样做的,违规了被查究下来,具体干的快牛还是背锅侠,第一责任人,还是被问责的一个人。
反倒是慢牛,没干啥工作,也不会出现啥问题,安安稳稳拿着工资拿着福利,还在那儿嘲笑快牛,你怎么没把事干好,出了这么大篓子。
3. 领导会把快牛纳入后备干部,但快牛往往是占着后备干部名额七八年,依然是后备干部,而那些慢牛,进入后备干部库不到一年就提拔了。
眼看着慢牛一个又一个地进了后备干部库,一个又一个地被提拔了,自己还是那个勤勤恳恳的快牛。
快牛得不到提拔的原因更扎心,一个是你只会干活,不会走路线,一个是领导内心不愿你得到提拔,单位就这么几个干活的快牛,你提拔调走了,谁干活。还有一个原因是你干活多,锻炼多,能力高,把你提拔了,虽是副职,也不行,很多单位的领导原本都是慢牛,根本容不了一个比他能力强的人当副手。
就这些可恨的事,很多快牛被沉重地打击了,得不到应有的草料,看不到前途,就看透了世事,不愿甘当快牛,放弃了初心,渐渐变成了慢牛。
而慢牛习惯了,过惯了舒服的日子,没一个会转变成快牛,这样一来,小县城体制内,快牛越来越少,慢牛越来越多。
但事还要做,事只会多,不会少,由此,小县城体制内,快牛干的事越来越多,这事完了,接着是那事,没完没了,加班加点,熬夜操心。
而那些慢牛,寄生于体制内,分享着快牛的劳动成果,很悠哉很快乐。
领导也经常用鞭子抽打快牛,软的硬的鞭子一次又一次地抽打在快牛身上。
快马加鞭,往往最有效果。快牛加鞭,也是如此。
而那些慢牛,寄生于体制内,分享着快牛的劳动成果,很悠哉很快乐。
你怎么看鞭打快牛?
--- E N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