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开学季,山东、河南、江苏等地的多所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迎来了一批“特殊”新生——他们手握本科学历,却选择“反向深造”学技术,这一现象也被网友称为“本升专”。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本科生 “回炉” 学技术,仿佛一道耀眼美丽的雨后彩虹,映红了天空,也照亮了企业难招高素质人才与本科生难找心仪工作的现实困境。
“本升专”看似一种学历降级,但其实是当代年轻人瞄准“技能刚需”的理性就业选择。毕业即失业,这种焦虑正悄悄蔓延,困扰着刚刚走出或即将走出象牙塔的年轻人,尽管他们正青春,有理想有热情。这种焦虑也席卷着一个个家庭,尽管父母尽力托举。这种焦虑也波及着现实社会的太多企业,尽管他们求贤若渴,但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的错位却显性存在。如何破局?不再唯学历论!另辟蹊径,以“回炉”的方式为学历软实力的内核、量身定制起技能硬实力的包装,成为当下高端制造业稀缺的“高学历+高技能”的时代宠儿。这不仅是对现实困境的最好回应,也是对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的良性调频,更是理想与现实的深度对话。
学技术,看上去是高开低走,是退而求其次,却是对人生理想的最好成全。当前社会,“反向深造”无疑是实现人生价值最高性价比的一条可行途径,但于大学生而言并非一蹴而就。他们想要在这个新兴赛道上青春起跑、大放异彩,势必要经历固有认知带来的心理落差,要适应从昨天动脑到今天动手的变化,要找到理论深耕到技术实操的节拍。这些于年轻的他们,是机遇、是难题,也是挑战,过程注定痛苦而漫长,仿佛孙悟空在炼丹炉中的浴火重生,从而完成个人职业履历的反向镀金。这与当下如火如荼的“专升本”可谓是异曲同工,那种毕业即就业的幸福感,或许是对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最好回应。
本科生选择技能“回炉”,中专生选择学历“提升”,或许就是当下成功的个性化路径与保姆级攻略。是学历证书与技能证书的会师,是就业优势的叠加,它是当前就业需求下的“双向奔赴”,是现实社会个人价值变现的“双向奔赴”,是瞬息万变的世界越来越好的最好证明,是社会迅猛发展越来越温暖的现实表达。或是技能杠杠的蓝领,或是素养超群的白领,或是兼而有之的紫领,但无论哪一种,都是年轻人不甘心被定义的未来。那些心怀梦想,努力求索的经历,是他们人生路上慢慢坚固的铠甲与丰润的双翅。相信未来的他们,随着教育生态的多元和谐共生,随着众多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对终身教育、产教融合、普职通融等的积极参与,那条无忧且快乐就业的“逆袭”之路一定会越来越宽广,越来越精彩。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杜彦(湖北宜昌)
责编: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