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布局!这一新机构,落地西部大省
创始人
2025-10-15 22:23:49
0

撰文 | ‍‍余晖

10月14日,“世界聚变能源集团”第2次部长级会议暨第30届聚变能国际大会在成都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这是全球核聚变科技和工程领域参与最广、影响最大的专业性国际会议。值得关注的是,全球首个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聚变能研究与培训协作中心落地成都。

张国清提到,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协同开展聚变能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

“世界聚变能源集团”,由国际原子能机构于2023年10月发起,旨在强化国际共识,推动各国核科技产业界及公私营机构加大投入,加快聚变能工程示范和商业应用进程。首次部长级会议于2024年11月在意大利罗马召开。

什么是聚变能?

大家都知道,核能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正成为未来基荷能源的核心选项,也是大国竞争的关键领域。有报道称,2050年后,随着能源需求的进一步增长与技术突破,核能技术将进入“多元化竞争”阶段。

核能包括裂变能和聚变能,聚变指带电的轻原子核,如氢的同位素氘、氚,在极高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聚合,由于质量亏损而释放能量的过程。聚变能是最有潜力的未来发展方向,可能重塑全球能源发展格局。

张国清表示,聚变能“是和平利用核能的重要发展方向”。

核聚变优点明显。比如,其所需的氘、氚等燃料资源在地球上的存储非常丰富;再比如,不产生温室气体和长时间放射性废物,能有效解决目前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此外,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巨大,是目前已知的所有能源形式中最高的,比煤、石油、天然气燃烧等化学反应的最大功率要平均多释放四五百万倍的能量。

我国正在从全球聚变领域的跟跑者变为领跑者。张国清提到,中国“推动可控核聚变的研究探索从基础科研有序迈向工程实践”。

10月14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徐国盛对外表示,“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可控核聚变,目前正处于从物理研究逐渐走向工程化的阶段,预计2045年到2050年实现核聚变的商业化。”

“可控”二字至关重要。与“不可控”核聚变——氢弹爆炸不同,可控核聚变关键在于将聚变过程中释放的巨大能量稳定控制、安全利用。

虽前景广阔,但也存在关键技术难题、实验安全性、商用高成本等问题。面对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独立破解所有难题或独享一切创新成果。

张国清表示,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协同开展聚变能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安全规则与标准制定实施,深化交流交往与互学互鉴,推进聚变能治理更加公正合理、发展更加普惠包容、合作更加开放有序。”

此次会议的举办地是在四川。

四川是核工业与核技术利用大省,是我国核能发展的重要策源地,集聚了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物理工程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布局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电磁驱动聚变等大科学装置。

王晓晖说,我们愿与大家携手共闯技术“无人区”、共建产业“生态链”、共织安全“保护网”,共同点亮核能事业的皓月星空,破解聚变转化的成功密码,开启未来能源的逐梦征程。

10月14日,全球首个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聚变能研究与培训协作中心落地成都。

当地媒体称,此举标志着中国在聚变能源领域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实现显著跃升,将为成都建设全球聚变能源创新高地、推动可控核聚变商业化进程注入动能。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纪老师精品课堂:高考语言文字运... 需要课件的,请使用下面的下载链接自行下载 ...
燃!永智武校2026级林峰学子... 当少林晨钟撞响黎明的曙光,当习武场的汗水还未干透,一群心怀炽热的少年,正以武者的姿态,在高考的战场上...
从惧怕作文到书写人生 寻访皖美青年 付洁芳:让“语言的魔法”在田野绽放 从惧怕作文到书写人生 在付洁芳看来,语文课的真谛远...
国考报名首日,报名人数即将突破... 2026年国考从10月15日起开始报名。首日报名情况十分火热。根据华图教育的统计,截至10月15日1...
【视频】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 10月14日,中国数学会发布2025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各省名单和预赛一等奖各省名单。 ...
教育对外开放的新使命新作为新成... ◎摘 要教育对外开放担负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的新使命,需着力提升全球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
国考报名开始!计划招录3.81...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 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开始 计划招录3.81万人 考生可于 10月15...
北约秘书长嘲讽俄潜艇故障紧急上... 【文/观察者网 王一】据英国广播公司(BBC)、英国路透社等外媒10月14日报道,北约秘书长马克·吕...
【九图有声】“快乐读书吧”经典... 快乐读书吧 经典集结 给孩子的文学启蒙故事 童年的阅读,是照进心灵的第一缕光。它带孩子穿越时空,结识...
东湖评论:假日经济动能澎湃 消... 2025年国庆中秋长假,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达24.33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这一创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