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荆门钟祥市大柴湖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四座厂房静静矗立,紧挨着园区围墙有棵老槐树,树旁,曹德志经营的“新村超市”已默默守候十余年。
小店没有花哨的招牌,七十平方米的空间内,货架上整齐摆放着各类食品、百货。来这儿的顾客几乎都是旁边园区的工人,他们匆匆买包烟、拿瓶水,转身又钻回车间的轰鸣声里。那时候,谁也没料到,这家看似寻常的小店,后来会成为工人们卸下疲惫、安放心灵的“家”。
“没开这个小店之前,我也像他们一样,为了生活四处打工,我太知道那股累到直不起腰的滋味了。”曹德志擦着柜台,指腹蹭过磨得发亮的木纹。
改变小店的念头,萌芽在一个夏夜。一位刚下班的年轻工人疲惫地坐在店铺门口,身上的工装被汗水浸得发亮,眼里满是迷茫。那一刻,曹德志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那份弥漫开来的孤独和无助让她心头一紧。她轻轻走到工人身边,递上一瓶冰凉的矿泉水,轻声说道:“兄弟,累了就歇会儿。”工人接过水,眼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感激的笑容。那晚,曹德志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小店虽小,但或许能承载更多温暖,成为工人们疲惫时的避风港。
改造的难处比预想的多,资金短缺、设计复杂、施工困难等一系列挑战,让曹德志一筹莫展。一次钟祥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客户经理上门拜访,在聊天中曹德志谈到了自己想要改造店面的想法。
“这事儿我们帮您!”客户经理听后深受触动,决定携手邮政部门共同支持曹德志的梦想。
改造后的零售终端。
三个月后,在烟草公司与邮政的精心打造下,小店彻底变了样。原本昏暗的店面亮堂起来,货品齐全、动线合理,新增的邮政服务台还能收寄快递。曹德志专门腾出一块地方,设计成既实用又温馨的休息区,桌椅擦得干干净净,饮水机旁总摆着刚烧开的热水,墙角的急救箱里,创可贴和碘伏都是新拆的包装,每一个细节都能给工人们带来好的体验。
“张师傅,今天活儿累不?”曹德志笑着递给刚进门的工人一杯凉白开。
“忙了一整天,能有个地方坐坐,喝口水,真是舒坦。”工友们说说笑笑,对这新开张的闲适一隅感到惊喜。
“工友之家就像是我的第二个家。在这里,我可以放下工作的疲惫,和兄弟们聊聊天,解解闷,分享生活的点滴。每当遇到困难时,这里总是我最坚实的后盾。”一位工人感慨地说。
改造后的零售终端。
因为小店坐落于高速入口的必经路段,车流日夜不息,周边四家工厂的货车也频繁穿梭于此。细心的曹德志注意到,除了工友,还有许多长途司机在此短暂停靠,他们满面风尘,却难寻一处像样的落脚点。于是,她又萌生了一个念头:何不也为他们敞开这片温暖的角落?她在门口挂上了“司机驿站”的标识,告诉每一个路过的人:工友之家,也同样欢迎每一位在路上的人。
零售终端外观。
从此,不论是下班的工人,还是远道而来的司机,都能走进这个共同的空间。一杯热水、几句问候、片刻小坐,原来陌生的面孔渐渐成了熟客。每当夜幕降临或风雨袭来,总有人推开那扇门,在这里卸下一身疲惫。这片小小的共享天地,成了工厂边、公路旁一个真正属于劳动者的“避风港”。
“自从打造知音同行综合便民服务体后,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每一个顾客进店都会对着我夸奖一番,我经营的劲头更足了。”曹德志擦着“工友之家”的牌子,眼里闪着光:“以后还打算弄个自助售货机,方便有需要的人夜里买点零食饮料啥的。”
把他人的难处放在心上,把热乎的茶水递到手里,在城市的缝隙间,曹德志的“工友之家”就像一盏灯,用最实在的善意照亮劳动者的日常,也让我们看见,平凡人的坚守里,藏着最动人的人间烟火,最温情的社会暖流。(图/文 张姮、王子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