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柳白】当地时间10月29日,伴随着美国政府“停摆”将满月,臭名昭著的反华媒体“自由亚洲电台”(RFA)宣布因联邦资金枯竭而暂停运作。
据美国“政客新闻网”报道,根据这家运营近30年的电台发布的声明,在特朗普政府实施削减预算政策、且政府“停摆”导致新资金迟迟未到账的情况下,为保留剩余预算,将于31日起暂停工作。
该机构计划关闭海外分社,并解雇那些自3月以来被迫无薪休假的员工。
RFA同时称,这次暂停是暂时性的,如果资金恢复,将重新运作。
对于眼前局面,电台执行主编罗莎·黄(Rosa Hwang)“极为痛苦”。她在一份声明中称,对于那些“付出巨大牺牲的RFA记者来说,这是一个极为痛苦的时刻”。
今年3月,特朗普就下令削减美国全球媒体署(USAGM)的预算。作为由美国政府资助的对外新闻机构的监管者,USAGM负责管理美国多家“外宣喉舌”——“美国之音”“自由亚洲电台”“自由欧洲电台”“中东广播网”“古巴广播办公室”,以及所谓支持“网络自由”项目的“开放技术基金”。

6月25日,美国华盛顿,负责整顿美国国际媒体署(USAGM)政府特别顾问卡莉·莱克出席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 IC Photo
名义上,它们宣称其宗旨是向世界讲述“美国故事”,推广“民主自由”,实际上很多时候是针对美国的对手国家开展舆论战,除了在世界各地煽风点火、干涉别国内政,有时甚至鼓吹“颜色革命”。
“自由亚洲电台”,正是美国对华“和平演变”战略中的老牌“舆论打手”。其最早于1951年由美国中央情报局创办,于1955年停播。
1996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作出“中国有朝一日也会步苏联和东欧的后尘”的判断,“自由亚洲电台”顺势复播。
其公开宣称的目标是“向亚洲国家提供准确新闻”,但使命就是以“新闻自由”之名,通过传媒手段煽动“颜色革命”。其内容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倾向,主要针对中国,系统性编造涉华谣言,在涉疆、涉藏等议题上散布不实信息,煽动民族仇恨与分裂,勾结分裂势力与煽动暴恐,发展境内秘密网络,利用西方平台扩大影响。
早在1998年10月,美国国会在境外“东突”分裂分子推动下,通过在“自由亚洲电台”开播维语广播的决定,该机构沦为“东突”组织的“传声筒”。
2021年初缅甸政局突变,“自由亚洲电台”援引一家名为“为缅甸公义”(Justice for Myanmar)的“公民团体”发布的报告称,有五家中国国企向缅甸军方“提供军火”,并企图营造“中国在背后支持缅甸军方发动政变”的假象。
中方对此郑重声明,网络上的那些完全是谣言,目的是要破坏、挑拨中缅友好关系。
香港修例风波期间,“自由亚洲电台”炮制了“太子站死了很多人”“是警察从后90度拗断颈致死”等大量谣言。但香港警方、医管局及消防处多次澄清,太子站“8·31”无死亡个案。
虽然最终统统被证伪,但恶劣影响已切实发生。
去年3月,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全票通过,标志着“缠绕香港27年”的基本法第23条立法成功落地。
这把利刃,也让“自由亚洲电台”这样的魑魅魍魉心惊,该机构关闭了其在香港的办公室,还将此举归结为“国安条例”落地影响到其运营,并称“国安条例”引发了其员工对自身安全的担忧。
如此说辞无异于不打自招,因为“国安条例”恰恰剑指危害国家安全的暗黑势力。
“自由亚洲电台”等媒体的命运,不过是反华舆论战失败的缩影。
美国的“断供”,已然引发了全球反华媒体的“猝死潮”。例如“美国之音”“自由欧洲电台”“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等,这些机构长期依赖外部资助,为抹黑中国而量身定制产品。
此前,就特朗普将关闭“美国之音”“自由亚洲电台”等机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记者会上回应相关问题时表示,“美国国内政策的调整我也不作评论。但是我想,你提到的美国一些媒体,在涉华报道的问题上劣迹斑斑,也不是什么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