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朱勇 严海燕)2025年11月14日下午,由襄阳市人社局、宜城市人社局联合主办,襄阳市人才中心与宜城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共同承办的“2025襄阳市‘专家基层行’暨精细化工产业对接交流活动”在襄阳市人立方“隆中智汇”空间成功举办。活动聚焦精细化工产业的技术创新与产学研深度融合,旨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精准汇聚了产学研多方力量,既有湖北文理学院食品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和平教授、任志林教授、吴玉峰副教授等6位专家学者,也囊括了湖北鸿辰新材料、共同药业、海螺新材料、嘉施利化肥、东方化工、天鹅涂料等12家精细化工领域骨干企业代表,共同构建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交流平台。
活动现场。通讯员 供图
活动现场。通讯员 供图
专家分享环节干货满满,为产业发展精准“把脉”。湖北文理学院食品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和平教授以《校企协同·绿色赋能:染发剂中间体产业技术创新与产学研深度融合实践》为题作主旨报告,从行业痛点切入,深度解析染发剂中间体产业绿色转型的关键路径,创新性提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模式,为企业破解绿色发展瓶颈、深化校企合作提供了可落地的实践方案。随后,任志林教授发布《新型药物骨架构建策略》创新成果,吴玉峰副教授带来《功能小分子药物中间体的研究与创新方向》成果分享,系统展现了高校在药物研发、高性能材料等前沿领域的科研突破,直观呈现了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的巨大潜力。
企业交流环节亮点纷呈,实践经验碰撞出创新火花。湖北共同药业聚焦合成生物学技术在精细化工领域的应用分享实战经验;鸿辰新材料以具体合作案例为蓝本,复盘校企协同创新的成功密码;嘉施利化肥、海螺新材料则分别围绕核心产品技术研发、产业化应用成果展开深度解读,全面展现了襄阳精细化工企业在技术攻坚、人才培育及产业升级中的探索与成效。
签约仪式上,湖北文理学院食品与化学工程学院与湖北鸿辰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提升材料在恶劣环境下的耐腐蚀与耐磨性”项目开展联合攻关,标志着校企合作从理念对接迈向实质性技术转化阶段,为后续产学研深度合作树立了标杆。
本次“专家基层行”精细化工产业对接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起高层次的产学研对接平台,更通过专家智慧与企业实践的深度交融,有效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下一步,活动成果将持续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为襄阳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筑牢基础,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