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余瑾毅、通讯员胡天天)24岁小伙一打篮球就头晕站立不稳,持续两年未愈。经武汉市中心医院南京路院区神经内科诊断发现,是免疫系统“攻击”中枢神经所致的罕见病症——多发性硬化。通过治疗,他的病情得以有效控制。
小陈(化姓)今年24岁,来自湖北荆州,目前在北京某高校攻读博士学位。近两年来,他反复被间断性头晕所困扰。“打篮球的时候症状特别明显,站不稳,感觉特别难受。”为此,他辗转多家医院求医,但病情总是反反复复。
患者送上锦旗致谢。
近一个月来,他头晕发作愈发频繁,严重影响日常学习与生活。为彻底查明病因,他从北京返回武汉,专程前往武汉市中心医院南京路院区神经内科就诊。
接诊的副主任医师李昌俊查阅了病史资料后,尽快为其完善了相关检查。结果显示,他的脑室周围、皮质、脑干、小脑和脊髓有多发脱髓鞘病灶,部分病灶不同程度强化;脑脊液特异性寡克隆区带阳性,最终确诊为多发性硬化。
据了解,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与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病因尚不明确,EB病毒感染、低血清维生素D水平、日晒不足、吸烟、青少年时期肥胖等可能为发病的危险因素。该病好发于29-39岁中青年,女性更为多见,男女患病比例为1:1.5-1:2,像小陈这样的年轻男性病例相对少见。
李昌俊为小陈制定并实施了激素冲击序贯疾病修正治疗方案,先进行激素冲击治疗,控制中枢神经系统急性炎症,待病情稳定后,转为疾病修正治疗,旨在长期稳定免疫状态,降低复发风险。经过系统治疗,小陈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顺利重返校园。为此,他特地为医护团队送上锦旗表示感谢。
该院神经内科主任经屏介绍,人体免疫系统本是一套精密的防御体系,但在多发性硬化患者体内,免疫系统会出现“误判”,将自身的健康细胞误认为“外来入侵者”进行攻击,致使神经纤维的“保护套+加速器”——髓鞘被破坏,神经信号传递因此受阻。若不及时干预,病情可能多次复发,部分神经功能损伤将逐渐累积,甚至发展为不可逆的残疾。
可是,该病症状多样,因人而异,常见表现为视力下降、肢体无力麻木、易疲劳、头晕、行走不稳以及情绪波动等。由于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确诊过程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