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纯电动客船年减碳630吨 张竞恒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黄洁如 通讯员 胡题傲
“船已经开了吗?”傍晚,在武汉“长江荣耀”轮的甲板上,一位游客举着手机,疑惑地向同伴确认。没有柴油机的轰鸣,没有滚滚的浓烟,只有两岸璀璨的灯火在悄然后退。这份宁静,正是长江内河上这艘纯电动客船为“游江”体验带来的颠覆性变革。
额定载客800人的“长江荣耀”号,于2022年2月下水。它告别了震颤与喧嚣,只留下船体划破水面的平滑波痕,以零排放的静谧姿态,融入了武汉的璀璨夜景。
纯电力船舶告别了轰鸣声 船厂内只有60多分贝环境音 张竞恒 摄
如何实现静音航行
巨型“移动充电宝”无缝切换
踏入“长江荣耀”轮,最颠覆的体验是“静”。其奥秘源于一套强大的纯电池动力系统。长航集团武汉公司游船分公司安全总监李萍介绍,这艘船搭载的电池容量高达2931.6千瓦时,相当于约30辆普通电动汽车的电量总和,“充满一次电,可航行约60公里(32海里),足以在长江上持续运行4小时,完成三班游览航线。”
然而,庞大的电量储备只是基础,更关键的技术核心在于能量的高效、不间断补给。李萍揭示了另一项突破:“我们在2021年就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船电与岸电的无缝切换技术。这就好比手机开启了‘充电勿扰’模式,在靠泊时,我们能不间断地、平滑地接入码头岸电,为这个‘巨无霸’快速补充能量,游客甚至感知不到供电系统的切换过程,舱内灯光、空调等设备不会出现任何闪烁或中断。”这项技术的攻克,不仅提升了游客体验,更意味着船舶能源补给模式的一次革新。
船上电池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 张竞恒 摄
安全如何保障
“双层保温杯”护体
拥有了强大的“心脏”,其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对此,李萍给出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的电池舱就像一个‘大号双层保温杯’,有内胆和外胆,中间隔着一两米的缓冲空间,即便发生碰撞,也极难伤及电池核心。”
此外,电池舱内配备了专用空调系统,确保所有电芯在25℃-30℃的理想温度下工作,从根本上杜绝了因过热引发的“热失控”风险。船上电池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由超过3000个小型电芯组成,每个电芯约三分之一手机大小。“即便某一组出现故障,也会被立即隔离,绝不会影响其他组正常运行,安全冗余度非常高。”
率先在全国实现了船电与岸电的无缝切换 张竞恒 摄
运营效益如何
占据武汉江面约1/4的市场份额
谈及发展电动船舶的初衷,李萍表示,这既是央企的责任担当,也是国家“双碳”战略下的必然选择。数据显示,“长江荣耀”轮每年可节约柴油200吨,减排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约630吨,真正实现了零污染、低噪音的绿色航行。
尽管当前电费与油费成本大致相当,但电动船无需像柴油机那样频繁检修运动磨损部件,长期维保成本更低,运营优势明显。绿色优势也直接转化为了市场竞争力。在武汉江面15条游船同台竞争的情况下,“长江荣耀”轮凭借绿色科技与精品体验,占据了约23%的市场份额,年载客量超22万人次,在各大旅游平台评分高达4.8分以上。
“长江荣耀”轮船采用纯电池动力系统 张竞恒 摄
目前,武汉江面上已有4艘纯电动游船投入运营。据悉,长航集团武汉公司游船分公司的第二艘纯电动游船已在建造中,电池容量将提升至近4000千瓦时,运营能力进一步增强。
夜幕之下,“长江荣耀”轮静静航行。船上的歌舞表演、过桥仪式与两岸风光交织成动人的画卷。纯电游船不仅串联起黄鹤楼、长江大桥等城市地标,更像是一场移动的绿色宣言:加快绿色转型,守护母亲河一江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