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陈洋波 通讯员 姚敏 廉洁)“非常非常感谢龚主任,困扰我10多年的疼痛奇迹般地消失了!”11月17日,张女士走进襄阳市中心医院东津院区疼痛科,将一面印着“医德高尚 医术精湛”的锦旗,送到了该科负责人龚兴瑞的手中。
张女士,今年67岁。2013年起,她时常感觉下颌骨及颈部刺痛。后来,疼痛逐渐加重,让她苦不堪言。在本地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三叉神经痛。
患者送来锦旗。 记者 陈洋波 摄
“疼痛加剧且越来越频繁,直到我一张口说话、吃饭都痛!”张女士说,10多年来,她四处求医。
2018年,张女士还曾前往北京两家大医院求诊。然而,做了两次手术后,其疼痛依然如影随形,即使轻微的咀嚼的动作也会引发钻心疼痛,哪怕轻微的面部肌肉牵动都可能触发痛感。
久而久之,张女士变得沉默寡言,甚至不敢与人正常交流。“那段日子,我最怕的就是吃饭和说话,活着都觉得煎熬。”张女士说。
今年11月4日,在朋友的反复劝说下,张女士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来到了襄阳市中心医院东津院区疼痛科。
当时,张女士强忍疼痛,慢慢张口讲述了其病情。
科室负责人龚兴瑞没有被“三叉神经痛”的既往诊断束缚,而是耐心地从头梳理病史,反复为张女士进行颈部和面部的查体。
“常规的三叉神经痛治疗对她无效,说明病因肯定不简单,不能只盯着面部,要往源头找。”龚兴瑞敏锐地发现,张女士在面部疼痛时,其颈部也存在疼痛感,且颈部活动时下颌的疼痛会明显加重。
经过精准的影像学检查和神经评估,龚兴瑞终于找到了“隐藏”的元凶:特殊类型颈椎病引发的三叉神经第三支的疼痛。
龚兴瑞介绍,张女士的颈椎病变压迫了颈神经根,疼痛通过神经传导“伪装”成了三叉神经痛的症状,这也正是此前多次治疗“治标不治本”的关键所在。
11月9日,龚兴瑞立即为张女士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颈神经根阻滞联合射频治疗。术中,精准穿刺至颈2背根神经节进行治疗,手术仅持续了30分钟。
“治疗的时候,我能感觉到脖子上有点麻,但是下颌的疼痛感好像在一点点减轻。”张女士说,当治疗结束,她试着轻轻张了张嘴,竟发现那种熟悉的疼痛感消失了大半。
术后仅仅几天,张女士的疼痛就减轻了80%。她第一次毫无顾忌地吃了一碗热乎饭,咀嚼时没有了刺痛。
“十年了!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能这么轻松地吃饭、说话!”看着自己能正常生活的样子,张女士激动得彻夜难眠,一遍遍给亲友打电话分享这份喜悦。
龚兴瑞为患者做复查。 记者 陈洋波 摄
如今,重获新生的张女士,最想做的就是让更多人知道自己的经历。“我走了10多年弯路,就是因为病因不对,我主动向龚主任提出请媒体报道,一来是感谢龚主任,二来是想告诉和我有一样遭遇的患者,也许换个思路就有希望!”
龚兴瑞介绍,颈椎病引发的三叉神经痛在临床中非常少见,且引发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的案例还未有相关报道。
龚兴瑞提醒广大患者,慢性疼痛的病因往往复杂多样,尤其是看似“典型”的症状,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根源。如果患者头面部疼痛的同时,伴有颈部的疼痛,一定要防止是颈椎病导致的三叉神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