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启人生》
有时候,从小孩的口中能听到简单而透彻的话语。ta们没有经过社会的捶打,不懂世俗规则,但有自己独到的智慧,能说出比大人更自由的语言。
不久前,我们发起征集,想知道看理想的朋友们有没有被小孩说出的话震惊过。在收到的回答中,有人听到了像诗一样清澈的表达,有人被小孩简单的话语点醒,决定相信,自己其实没有那么糟糕。
活着并不复杂,而小孩什么都知道。请看今天的分享。

我喜欢你
@需要光合
说起做作业的事情,我说姑姑现在没有作业,小侄女说:那你应该很快乐吧。
明明比小孩子多了更多的自由,为什么我不快乐呢?
@鲲鲲
和4周岁小孩聊天,问他:你幸福吗?他说:幸福啊!再问:为什么?他说:有人爱啊!
@然後呢
上幼儿园的小侄子和小侄女来我家玩。小侄子兴高采烈地说他篮球比赛拿了第一名,小侄女不甘落后地说:“我舞蹈比赛第二名”。我开玩笑地接了一句:“那我怎么办,你们都有名次,我没有第一名也没有第二名。”
话音刚落,小侄女热烈地张开双臂抱住我,在我头上亲了一大口说:“可是我好喜欢你啊!”
@菠萝跳跳蛙
春节回家,10岁的小侄子问我:“姑姑,你觉得你是一个怎样的人?”我随口回答:“我是一个普通人。”
结果小侄子说,“姑姑你能成为普通人已经很厉害了,好多人连普通都做不到呢”。原来普通人也是值得夸奖的。

《风平浪静的闲暇》
@雷暴野孩子
叛逆期的时候经常跟家人吵架,成了大人教育的反面素材。有次跟家人吵得很凶,摔门出去看到邻居小女孩。小孩呆呆地杵在墙边,叫了声哥哥。我过去跟她说,“哥哥是坏人,你不要学哥哥哦”。小孩子说,“哥哥,没那么坏”。
也许我的坏,只是一种不体面的、不知所措的抗争而已,并不是出于恶意。虽然终究伤害到了周围的人,但是,没那么坏,是吧?
@Grown-tr
我从事的是教育工作,课间咨询学校一个患孤独症的小男孩:“你今天高兴吗?”小朋友答道:“我高兴。”
我追问:“为什么呀?”他说:“我今天课间跑圈了,上体育课帮老师搬东西了,早餐吃了汉堡。”
虽然回答并无逻辑可言,但孩子教会我其实快乐并不复杂,它藏在生活中的一米阳光、一片树叶、一口热饭、一个微笑、一个简单举动里。为何成年人的世界中,快乐的成本那么高,且总是不满足?
小孩什么都知道
@蛋黄酥酥
夏日夜晚,带他去看萤火虫(是养殖的那种)。入场前工作人员关照过,需要大家关闭外界光源,但现场还是有很多人用起了手表的小灯,手机的闪光灯,甚至是手机的手电筒。
两岁半的小朋友,就在那里大声喊:“不要照了,不要照了!它不喜欢你们的光,它喜欢自己的光!”
@Jing
公园里,他背包往前走,里面装着我的水。我:等下,让我喝口水,你的包就会轻些。他:没关系,我不怕沉。我:不行,我渴了。他:那你再重新说一遍刚才的话。我:让我喝口水,因为我渴了。他转身让我拿水。
孩子的逻辑,有时比大人更接近真理。他让我记住了:不要用“为你好”代替“我想要”。
@2.4m
同事带还在上幼儿园的女儿来单位,小女孩非常可爱像个糯米糍一样。我忍不住想与她交流,她也非常愿意和我交流,我指着书上的文字问她,“认不认得呀?”她对着我的耳朵悄悄告诉我:“这些文字是火苗。”

《母亲》
@Irene
小孩最近总在思考什么更重要。比如她想玩捉迷藏,我说先刷牙,她问我“刷牙是需要还是想要”,我说“需要”,她问“需要和想要哪个更重要”,我说“我认为是需要”,她真的毫无犹疑地去刷牙了。
还有一次她想要一个自己的行李箱,我把手机搜索的结果给她看,有可以骑着玩的,有各种动物造型的,她问我“好玩重要还是好看重要”,我说“这个需要你自己决定”,她想了一会儿,“好玩重要,先买好玩的,等以后这个坏了再买好看的吧”。
@芊晞爸爸
前段时间工作劳累,心里疲惫,回到家,3岁的女儿,1岁的儿子又是弄得一片狼藉,每晚也是干不完的家务,收拾不完的玩具。有天晚上给女儿洗澡时,她忽然问我:“爸爸,你的眼睛为什么不高兴呀?”
那一刻,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感觉就像说谎时被看穿了一样。
@May
在家里闲聊。我问小孩儿: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她说:我长大了想当一个美术老师。然后小孩儿问我:妈妈,你小时候想做什么?我说:我想过很多。小孩儿说:比如说呢?我说:我现在都不记得了。小孩儿说:妈妈,你的梦想是怎么弄丢的?
爱与分离
@碧瓊
88岁的太奶奶去世了,我用绘本《外婆住在香水村》向当时4岁的孩子说明,太奶奶去了天上。
到了孩子6岁多,有一段时间,他明确表示,回老家的时候,他想坐晚上的飞机。于是有一天,我们坐了晚间航班,飞机到了最高空时,孩子突然对我说:“妈妈,我可以看见太奶奶吗?太奶奶可以看见我吗?”
我当时差点就掉眼泪了,没想到平时很少说话表达的孩子,一直惦记着太奶奶。他想坐晚上的飞机原来是为了和太奶奶见面。
@飞鸟凉月
今年初夏,我的外公去世了,他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亲人。在外公安葬后某个晚上,我陪六岁多的儿子睡觉,聊天时我忍不住泪如雨下,无法呼吸,坐了起来。孩子抚摸着我的背,对我说:妈妈,你不要哭了。你会见到好公公(他这样喊我外公),不过你要有信心,因为好公公在天堂等你。
我愣了一下,说,“对,好公公太善良了一定能去天堂”。他回答我,“不对,是妈妈你要对自己有信心,总有一天,你会见到好公公,他会抱你的。在这之前,你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所以,你要有耐心,我会陪你的”。
@今天天很蓝水也很蓝
在商场做服装导购,要求每天带妆上岗。有天一位大班左右的小朋友问我,你眼睛上亮亮的是什么?我回答他,是为了让眼睛更好看贴的双眼皮贴。他又对我说,我觉得你不贴也很好看。


《好东西》
@爱吃火锅的兔子小姐
在和男方商量分开,分开的原因在于我觉得日子或者说生活,能自己承担的都承担了,他没有做到对自己的家庭负责。这个事情聊了一年,最近有个结果,我想问下儿子怎么看,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但有一天晚上他突然和我说,妈妈,你换个人吧,我说,嗯?什么意思?他说,你换一个爸爸吧,这个太凶了,不温柔,对你和我都不好,总是不会好好说话,换一个对你好的。
说实话,我已经要哭了,接着我问他,那换一个,我就要喜欢别人可以么?他说,可以啊,为什么不可以,妈妈值得最好的。
为什么呢?
@若然
与孩子聊天,不经意地,他说,妈妈,我要给小男生写情书。
@高一沿
带我2岁10个月的女儿洗澡,她坐在洗澡桶里,发现站起来桶里水位下降了,坐下水位又上升了,她好奇地重复了几次动作,我问:“这是为什么呢?”,她说,“是不是我坐下去把它(水)的位置占了!它就躲高高了”。
@爱喝可乐的崽崽
那时表弟3岁左右,在上幼儿园,我大他一轮,我俩一起在奶奶家。奶奶厉行节俭又强势,说的话我基本会照做。
有段日子,奶奶不准我们往家里垃圾桶里丢垃圾,让我们尽量带出去丢,节省塑料袋,我也是这么干的。
表弟被教导几次后说:“垃圾桶不就是用来丢垃圾的吗?垃圾桶是用来干吗的呢?”表弟小小年纪但是表达得很平静,一向强势的奶奶居然没有讲话,之后也没有再做约束了。

《风平浪静的闲暇》
@Annikahw
孩子3岁的时候,家里的小狗叫托马斯,托马斯喜欢舔小孩的脸。小孩鲜有表示不悦。于是就有了如下对话:
“阿泰,不要让托马斯舔你的脸。”
“为什么不能让它舔脸呢?”
“它在楼下玩的时候,可能刚舔了屎粑粑,然后屎粑粑就到你脸上了。”(细菌什么的太深奥,挑个简单、震撼的理由)
对话就此该结束了吧?但小孩说:“为什么脸上不能有屎粑粑呢?”
@SWINGQ
女儿:老师说铃声就是命令,那为什么下课铃就不是命令了呢?
@cher
小朋友正在自己玩洋娃娃,她突然问我:妈妈,娃娃的脚为什么要一直这样?
彼时刚看过《芭比》,我一下就被她这句提问震住了。原来小女孩一开始就发现过“芭比”一直踮脚站立,她已经对此产生困惑。
我不记得我小时候是不是有过同样的困惑,但是我很感谢我的小朋友生在了现在这个时代,不用踮脚女孩子也可以大方光彩的时代。

?
别生气
@凌云
我已经忘了是发生了什么事,出于什么原因,我凶了儿子。那时候儿子应该是4岁多不到5岁,在我凶完他之后,他抬头看我,问我:姥姥和姥爷也没有凶你,你为什么要这么凶我?
我愣住了,再也没法继续凶他。
@阿雅
有一天我自己在反思自己是否有做到无条件爱孩子,想知道孩子对我这个妈妈给他不管是好的或者不好的的事情是什么,我问他:你觉得妈妈对你做得最好的一件事是什么?他毫不犹豫地说:爱我。我又问:你觉得妈妈在什么时候会对你生气?他说:他情绪转变的时候。
我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又继续问他。他说,他本来挺开心的,突然发脾气,情绪不好的时候,妈妈就会生气。
@小木
晚上洗漱好,躺在被窝里跟小朋友聊天。他跟我说起学校的事,他有个同学,特别容易生气,但小声跟他讲话,他就不生气。小朋友问我,你知道为什么吗?
我说,为什么呢?他说,你大声讲话人家就认为你在说他,小声讲话对方就认为你在提醒他。所以他每次都小声跟同学讲话,同学都不生气。

《奇迹》
@灯芯
那天在逛公园,路过小吃街,已经买了几个了,她还要再买。我就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啊!” 后来她就闹,我坚持没给她买,别扭一会儿后,路过一个长凳,她躺在那儿,说:“那你为什么要生一个这么不听话的我呢?”
我当时哑口无言,心中重复她的话,但是不知道怎么回答。
@Zzzz
家里的外婆因为一些小事生气暴走,6岁的小孩儿说:阿婆,你现在脑袋里有块隔板,把水流给挡住了,你就生气。你要把这块板子拿掉,水流过去了就不生气了。大人为什么总是要这样堵住生气!
生日快乐
@阿炳
当时女儿三岁不到,帮她穿裤子,穿得有点急,把裤子拉上去的时候发现女儿两条腿塞在一条裤腿里,女儿说:妈妈,美人鱼耶。
@阿卉
在公园玩耍。刚过完两岁生日的宝宝,看到公园里的大人在抽烟,说“叔叔在吹蜡烛”,然后唱了首《Happy Birthday》给他。

《菊次郎的夏天》
@君妹
我上小学二年级女儿说:妈妈,我背的课文全都在我脑袋里,但是它们就是不从我嘴巴里出来。
@小涝
一次普通的晚餐,我们一边吃饭一边给孩子进行“食育”,孩子当时3岁左右,担心她挑食,每次总要跟她聊聊那道菜是什么,有什么食材,吃了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忘了当时有道什么菜了,但应该是很香。孩子说,“妈妈,这道菜太没有礼貌了”。我以为听错了,菜怎么会没礼貌?孩子继续说,“它没有经过我同意,香味就跑到我鼻子里了”。
@嗷呜
有一次在地中海某游客不多的岛上玩,我在一棵橄榄树下涂防晒霜的时候,路边打闹的孩子围了上来,小孩们问我,你脸上是什么?为什么会有星星?
我当时第一反应是,防晒霜有亮片吗?从包包里翻出来镜子照才明白,阳光透过橄榄枝会在脸上留下奇奇怪怪的形状,落进孩子的眼里,就是星星。
@Fei
大概在三四岁的时候,我的儿子不小心撞到了脑袋,一直喊好疼好疼,我说,妈妈给你吹吹,他就问,你把疼吹到哪里去了呀?
@Vivi
2018年元旦那天,两岁的儿子捡到一片树叶,拿在手里说:妈妈,我手里有一棵树。
小孩的脑袋未经污染,在ta们眼中,世界依然充满生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长成大人的我们不再有这样的能力?我们的心慢慢收窄,难以欣赏美,不快乐,不满足,很难舒适地生活。
当然,这不是单一个体应当背负的责任。作为大人,需要面对的情况比小孩复杂得多,但是在艰难时刻仍保留童真,是珍贵的能力。
这些来自小孩的话语简单、灵动、充满想象,ta们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勇敢地踏入这个世界。
或许,“超能力”属于小孩,但大人也有做小孩的机会。偶尔,我们要看看内心那个还没有完全长大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