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由省委依法治省办主办、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承办的“法治惠民惠企 服务支点建设”优秀实事项目宣传展示活动正在进行中,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推进法治惠民惠企办实事工作,服务和保障支点建设。
活动启动以来,各地各单位推荐申报了一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解决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关心关注的法治问题等方面的具体实事项目。
今日推介的优秀报名实事项目是由襄阳市委依法治市办报送的襄阳市行政审批局项目“用改革加速度让项目落地‘快马加鞭’”。
“从立项到拿齐‘五证’,才41天!这速度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楚能新能源襄阳70GWh锂电池项目负责人提起审批经历,至今难掩激动。
这不是个例——65个项目平均开工时间提前3个月,438项惠企事项实现“免申即享”,180 项“一件事”办得又快又顺,总办件量突破30万件位居全省前列…… 襄阳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用审批服务改革的“加速度”,为重大项目落地按下“快进键”。
襄阳市荆州街小学、第一实验小学和第七中学迁建工程“五证同发”颁证仪式在市政务服务中心举行
项目招进来,更要留得住、发展好。襄阳市1月至9月签约项目710个、总投资超4900亿元。为了让这些“金凤凰”快速安家,襄阳市行政审批局组建市县两级帮代办服务专班,化身项目建设的“贴心保姆”。从签约、立项、审批,到验收、投产,梳理出5大阶段12个关键环节,清单化推进全流程服务,把“企业跑”变成“政府跑”,精准破解审批堵点难点,让项目落地少走弯路、早见成效。
审批模式的创新让效率“跳级提升”。襄阳推行“分段办理许可+条件替代”“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模式,打破“材料不齐不能办”的旧规矩,让项目审批“边补材料边推进”。
在襄阳古城三所学校迁建项目中,更是创新政府投资公共服务类重点工程“五证同发”(不动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设计方案成果审查通知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模式:把开工前18项企业准备工作、19项部门审批事项整合梳理,重构并联审批流程,申报材料从44项精简到14项,精简幅度达68%,实现“同步受理、同步审核、同步核发”,从立项到开工仅用75天,让孩子们早日走进新校园的梦想加速实现。
如今在襄阳,“集成办、承诺办、免申办、跨域办、智能办”多点开花:1210项高频事项在襄十随神都市圈“圈内通办”,异地办事不用来回跑;438项惠企事项“免申即享”,政策红利精准直达企业口袋;180项“高效办成一件事”主题事项覆盖生产生活方方面面,让企业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从“41天五证同发”到“开工提前 3 个月”,从“材料精简 68%”到“惠企事项免申即享”,襄阳用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让“高效便捷”成为城市营商环境的鲜明标签,让每一个来襄阳投资兴业的企业都能感受到“加速度”,让每一位市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幸福感”。
(项目单位:襄阳市行政审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