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李岩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实施方案》。
11月27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谢远生等受邀介绍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政策措施有关情况。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谢远生表示,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发展的一体两面。适配,就是消费品生产供给端主动适应消费趋势变化,从产品设计开始就精准匹配多元消费需求,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双向奔赴,在质量、结构、效用等方面动态匹配。
“也就是说,老百姓想要什么、喜欢什么,政策就引导鼓励企业琢磨什么、生产什么,以便广大消费者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东西、享受到无微不至的服务,有利于企业生产的产品适销对路、优质优价。”谢远生说。推动供需总体适配能最大程度激发消费潜力,促进经济循环畅通。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提升供给体系对需求结构的适配性,研究制定了这个《实施方案》。
政知君注意到,《实施方案》提出了两个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到2027年,形成3个万亿级消费领域和10个千亿级消费热点。到2030年,基本形成供给与消费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高质量发展格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升。

会上,谢远生就2027年目标解读称,《实施方案》通过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品牌引领、标准升级和新技术应用,激发我国庞大内需市场的“乘数效应”与“结构红利”,到2027年,有望在重点领域催生数万亿元规模的新增消费市场。
一方面,是“存量优化”带来的替代性空间。通过提升产品品质、增加文化内涵、注入智能绿色元素,推动传统消费品“价值跃迁”。比如,近年来汉服、簪花、国风美妆、“新中式”家居等蕴含中国文化基因的国货潮品畅销海内外,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动力。另一方面,是“增量创造”带来的新增长空间。围绕新人群、新场景、新理念、新需求,创造全新的产品与服务,如智能家居生态、银发经济解决方案等,这些将开辟新的消费蓝海。
他提到,“3个万亿级和10个千亿级消费热点”是我们基于对消费趋势、产业基础和技术变革的综合研判,提出未来一段时期着力培育和拓展的重点领域,其中万亿级消费领域包括老年用品、智能网联汽车、消费电子等。
以老年用品为例,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时代背景下,市场规模已从2014年的2.6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4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3%,成为银发经济的重要支撑。
千亿级消费热点包括婴童用品、智能穿戴产品、化妆品、健身器材、户外用品、宠物食品用品、民用无人机、潮玩、珠宝首饰与国潮服饰等,这些领域已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让消费市场呈现出多元化、活力化等重要特征。
比如,伴随健康生活、全民健身理念兴起,户外用品、健身器材需求更加旺盛,IP经济(也就是利用知识产权所创造的经济)契合年轻群体消费偏好,各类潮玩产品快速火爆全球。可以预见,多点开花、分层推进的消费热点格局,能够显著增强国内消费市场的韧性与活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
此外,关于《实施方案》在破解供需矛盾、激发市场活力等方面的主要安排,谢远生介绍,《实施方案》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做了五项针对性的政策部署,实现从生产环节到消费环节的全链条打通和无缝衔接。
供给端方面,一是突出新技术应用,培育消费新动能。布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消费电子、现代纺织等新领域新赛道,打造百个标志性产品、百家创新企业和一批首用场景样板。加大生成式人工智能、3D数字化设计等新工具应用,开发人工智能终端产品,提供娱乐、健康、陪护等生活服务。
二是突出品牌引领,构筑名品矩阵。系统性培育中国消费名品方阵,推广千个以上知名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万件以上优质消费品。推广“即买即退”措施,也就是说,境外游客在国内指定商店购买退税物品,可现场直接申领退税款,是一项促进消费便利化的政策,鼓励国产名特优新产品、消费名品、非遗产品、国货“潮品”进入口岸出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
三是突出标准升级,夯实供给质量。提高消费品领域国内标准与国际先进标准一致性水平,推动标准、认证国际互认。加强老年人、婴童、学生等重点人群和重点领域产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制修订智能家居互联互通、重点产品挥发性有机物及重金属含量限值等强制性国家标准。
需求端方面,一是突出政策牵引,激活内需潜力。强化财政金融支持,用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丰富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借助养老产业金融政策,加大对优质老年产品支持力度。
二是突出环境优化,筑牢安全便利。持续整治地方保护、市场分割问题,加强反垄断常态化监管执法。强化网络市场监管,重拳打击违法广告、假冒伪劣等行为,促进形成优质优价、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