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由中央财经大学主办的全国财经类院校大学生第四届“财经中国”学术峰会青年论坛召开。本次活动以“研思赋能,报国躬行”为主题,着眼于财经青年的科研潜力挖掘、学术视野拓展和实践能力提升。活动自筹备以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共收到全国200余所高校的1300余篇投稿,经过严格评审和精心筛选,252位青年学子作为代表在论坛上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中央财经大学校长马海涛以“财政助力创新驱动 促进内需扩大与消费升级”为题做主旨报告。他指出,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如何形成消费、投资相协调的经济增长模式至关重要。面对当前经济形势,需要进一步激活有效需求、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同时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激发创新活力。在这一过程中,财政政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调节经济总量,还能够通过资源配置来影响经济结构。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陈斌开致辞。他指出,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青年学生创新精神的塑造和科研能力的提升,不断丰富“青”字号品牌项目时代内涵,有力推动“一二课堂”同向同行,团结和动员广大财经青年勇攀学术高峰、投身财经报国。期待大家以本次峰会为契机,在思想碰撞中启迪智慧,在求索真知中互学共进。
在嘉宾主题演讲环节,毕马威中国候任主席、中央财经大学89级校友邹俊,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别从各自专业视角出发,进行了主题分享。邹俊以《AI爆发式发展引发注册会计师行业变革的思考》为题进行分享,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正重塑审计行业的底层逻辑与竞争格局。伍戈作题为《找寻确定性》的主旨发言,以近期关税政策反复波动为引,从微观主体与宏观政策视角分享经济学观点。明明作题为《外部冲击下的宏观、资产价格展望》的主题分享,他分析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通过新动能替代旧动能,能够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确保经济平稳且持续地健康发展。
为引导青年关注、思考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来自全国财经类院校的3000余名师生以关键词推荐、线上投票等环节,与会嘉宾和师生代表共同发布“青年最关注的十大财经热词”: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绿色经济、乡村振兴、供应链韧性、全国统一大市场、提振消费、高水平对外开放、耐心资本、银发经济。
在分论坛环节,参会青年学生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增进民生福祉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国式现代化与经济体制改革""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数字技术宏观经济效应""数字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企业绿色行为和环境绩效""金融监管体系改革与风险防控""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社会治理现代化"十二个主题作学术报告,从各自专业领域的独特视角出发,分享学术观点,碰撞思维火花,展开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中央财经大学将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引领优势,立足财经学科专业,找准切入点、把握着力点,持续搭建助力青年学术研究互鉴互享的成长舞台,激发财经青年的科研潜力、学术视野、实践能力,以真知灼见回应时代课题,为强国建设贡献青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