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降级时代,毕业即失业?第一批疯狂鸡娃的80后,已经断供了
创始人
2025-05-22 09:21:03
0

有多少家长,曾在下班后,苦守着孩子练琴,有多少家庭,为了抢一个“牛娃营”的名额通宵排队。

又有多少父母,不惜倾尽半生积蓄送孩子出国,可最后却只换来一句“毕业了,我不知道接下来要干什么”。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鸡娃”家庭突然“断供”了,不是不爱孩子,而是实在供不动了。

更重要的是,他们突然强烈地意识到,自己费劲心思,只是把孩子推向了一个所谓的知识顶峰。

可是却忽略了,让他们如何去走路,如何去选择生活。

01

有位网友说,几年前小区门口各种辅导班和兴趣班成群,这两年突然变得冷清了。

要么关门大吉,要么转型,曾经火得不行的英语班、奥数班、小主持人,如今冷冷清清。

网友不禁提出质疑:“难道现在人都不‘鸡娃’了?”

其实,“鸡娃”这个词出现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但它的历史却早就开始了。

最典型的就是80后家长。

这一代人,是典型的在高考独木桥里杀出来,所以他们深知“教育改变命运”这六个字有多沉重。

等到自己成为父母后,他们下意识地把自己没实现的或者实现了却还不够理想的精英盟,全部压到了孩子身上。

于是,一个孩子的出生,仿佛是个新的家庭项目诞生。

为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很多人选择价格昂贵的国际幼儿园,钢琴小提琴书法画画也都要安排上。

英语更是能早则早,古诗词也是如此,恨不得在幼儿时,就把高中的全部知识塞进孩子的脑袋里。

拼到小学、初中,高中,目标就更明确了,清北复交,出国读研,进入外企或体制内等等。

如果挤不进名校或者大企业,最低标准也是要留在一线国际化大城市。

其实,这种“鸡娃”模式的家长,都有一个共性,他们潜意识会觉得,只要我不断砸钱,孩子就会变得更强,长大以后能飞得更高。

但现实往往很残酷。

很多家庭的教育路上其实早就亮起了红灯,只不过没人愿意承认罢了,孩子没时间玩、没时间睡、也没时间犯错。

他们被塑造成一个又一个标准产品,虽然是不同家庭培养出的孩子,可是成长模式都大同小异。

结局就是,犹如流水线生产出的娃,最后却没人愿意要。

02

更让人痛心的是,这些孩子在被精心雕琢的同时,其实也是“内卷”的受害者。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感觉会的很多,知识储备足够多,但其实他们压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小时候的兴趣班,大学和专业选择等等,都是父母帮忙安排,连未来去哪里工作、找什么样的伴侣,也被父母要求着。

十几年的被动接受教育,让他们成了精致的“提线木偶”,一旦断线,就很容易陷入迷茫的状态。

最典型的,就是那些“海归烂尾娃”。

当年出国时,他们是同学和朋友们羡慕的对象,是亲朋好友聚会时的焦点人物。

可四年学下来,家里烧掉几十甚至上百万,回来后却连一份稳定的工作都找不到。

简历上的国外学校,压根没人听过,再一问专业,自己都表达得不清不楚。

父母这才发现,花了那么多钱,可是孩子学会的不是如何独立生活和找工作,而是学会了如何在舒适区里摸鱼。

国外的自由成了脱缰的野马,原本设想中的回国就会拿到高薪的梦想变成了高不成低不就。

而在国内的鸡娃们,也未必好到哪里。

虽然考上了大学,可是毕业就面对快速变化的就业市场,他们发现自己压根没竞争力。

不是专业冷门就是缺乏项目经验,不是能力不足就是根本没有明确的方向。

他们曾被父母认为是人生赢家,如今却成了断供娃,处境艰难又尴尬。

03

其实,问题的核心压根不在孩子,也不在那几十万的教育投入,而在于父母是否真正理解了教育的本质。

说到底,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唤醒,不是塑造精英,而是激发无限潜能。

你给孩子报再多的班,买再贵的钢琴,都不如培养出他们的自主性和热情。

很多孩子之所以学废了,不是智商不够,而是长期活在父母替他们设定的规则里。

他们早就习惯了被安排,压根不会主动出击。

他们被困在一个又一个标准答案里,却没人教过他们如何面对没有标准答案的人生。

断供的家长,不一定真的没钱了,而是终于醒了。

他们终于意识到,孩子不是投资品,不是展示品,不是走出寒门的工具。

他们也是独立的人,也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

而90后这一代的新手父母,明显更清醒了。

社交媒体上经常能看到这种言论,譬如上不了名校就多吃点,爸爸交钱了的话语。

不是他们不重视教育,而是终于学会了尊重孩子的节奏,他们开始理解,孩子不是非得成为谁,只要活得像自己就好。

04

我们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种误导。

人生从来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甚至说是一场没有统一终点的越野赛。

在这条路上,谁先跑谁后跑根本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是否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所以,也许我们该问的不是怎么让孩子赢在起跑线,而是如何让孩子学会奔跑。

如果孩子真能找到方向,哪怕慢一点走,也终将走出自己的路。

曾经疯狂鸡娃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在这个人人都在努力寻求松弛感和自我认同的时代,希望父母能够放下焦虑,用更平和的心态陪伴孩子成长。

也愿更多的孩子,活着的目的,不是为了完成别人对成功的定义,而是学会真正成为自己。

毕竟,不再被供养,不代表被放弃,学会独立,才是真正的长大。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小满时节育新苗,思政教研绽芳华... 小满节气,万物生长,教育耕耘正当时。为深入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提升濮阳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业务素养...
林诗栋/林高远止步8强 世乒赛... 据央视新闻消息,2025多哈世乒赛男双1/4决赛,林高远 /林诗栋不敌林昀儒/高承睿,无缘半决赛。5...
院长来了!手把手带你看懂新专业...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同步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女孩子学UI设计真的香吗?这行... 最近总收到私信问:"女生学UI设计会不会秃头啊?""这行是不是男生更有优势?"作为在互联网公司混了五...
校友会2025商洛学院专业排名... 为了给2025全国各地高考考生报考商洛学院提供权威参考,2025年5月,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机构艾瑞深...
“五年时间没让周围人知道病情”... 5月21日,辛柏青发布讣告透露妻子朱媛媛去世。朱媛媛自2020年确诊癌症后,五年间坚持工作,拍摄《送...
【税问答疑】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 公众号改版,会错过最新税惠政策? 快将“武汉税务”】★ 可以更快收到我们的最新推送哦! 国家给爱学习...
清廉金融文化教育联盟成立大会暨... 封面新闻记者 朱宁 5月18日,清廉金融文化教育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清廉金融建设研讨会在西南财经大学举...
她被哈佛全奖录取,立志将来报效... 1999 年,一个消息轰动全国:成都女孩刘亦婷被哈佛大学全额奖学金录取。 那时,出国留学远不如现在普...
《青少年短视频健康使用家长指南... 人民网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李昉)20日,《青少年短视频健康使用家长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北...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天开... 2023年5月,天开高教科创园开园。开园两年来,天开高教科创园聚立足科技创新策源地、科研成果孵化器、...
印巴空战后,多国想求购枭龙战机... 在国际军购市场上,一笔金额高达81亿美元的交易正面临着不小的波折。印度尼西亚原计划购买42架法国“阵...
小升初语文真题模拟卷(电子版可... 今天给大家分享:在时光的长河中回溯,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之旅,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人间至味是语文...
三门峡市小学课堂教学“大展示”... 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5月14日至16日,由三门峡市教育局主办、湖滨区教体局承办...
一睹为快!2025秋季新改版小... 2025 年新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科书,是二年级学生语文学习道路上的重要引航者。它以丰富且精心编排的内...
国家话剧院院长曝朱媛媛遗体已火... 搜狐娱乐讯 近日,知名演员朱媛媛于2025年5月17日上午11时39分因癌症去世,享年51岁。其丈夫...
青羊区新增一所初中,规划30个... 今年青羊五片将新增一所初中,是青羊实验中学的校区,预计招11个班左右,大概率命名为“贝森校区”。 ...
河南专升本医学类好考吗 在河南,专升本是众多专科生提升学历的重要途径,而医学类专升本的难度一直是考生们热议的话题。 从竞争角...
糖尿病人把主食换成粗粮,多吃点... 对糖尿病人来说,主食就像一把“双刃剑”,吃多了血糖飙升,吃少了又饿得慌,怎么吃主食大有学问,不然就可...
5月,多吃这2种水果,一次多囤... 导语:5月,少吃苹果香蕉多吃这2种水果,一次煮好存冰箱,随吃随取,特省事~ 不知大家这几天,是不是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