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女一枚,对数学有着迷之热爱~
果妈 · 书
你好呀,我是果妈~
孩子数学成绩不好,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慨:怎么讲,孩子都不会!
不理解,也成了孩子们数学成绩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果妈就“不理解”来谈一谈,为什么孩子,就是不理解呢?
01 不理解的“表现”
从表现上来说,不理解就是:
前一天没学好,没学会;
现在听不懂,题目做不明白。
那么,后面呢?
后面就是:孩子不愿意学了。
所以,不理解最大的问题,就是会“恶性循环”。
这一类孩子做题,往往有这几个特征:
比如,做题拖拉;
比如,遇到难题就不想做了;
比如,同类题目,会一题,不会一类;
比如,上一次讲,和这一次讲,都不影响孩子听不明白,更不影响孩子在同一类题目上,继续错。
最终,家长崩溃,孩子累。
你家有这种情况吗?
02 “不理解”是累积而成的
这个原因,其实是很多家长没有去深思的。
为什么孩子会不理解呢?
排除智商原因,其实,孩子的“不理解”是慢慢累积的结果。
比如,积懒成笨
脑子,真的是越用越活。
但是,如果孩子思维“懒”了,那么时间长了,就越来越不容易理解了。
那么,造成孩子懒的原因,有哪些呢?
比如,孩子一不会,家长就给讲题,孩子有了依赖,无需思考;
比如,孩子上晚托,有人帮解决难题,自己无需解决;
比如,做的都是简单题,不需要做任何能够突破自己思维的难题。
久而久之,积懒成笨。
比如,畏难情绪
“这题,你怎么又错了?”
“快点啊,这么简单,都没想出来吗?”
“这么简单的题都在错,你怎么这么笨?”
……
有时候,孩子的畏难情绪,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家长给催、骂、凶出来的。
孩子在遇到这些难题的时候,第一想法不是去挑战、解决,而是不会、又要被骂等等负面情绪。
畏难情绪下的孩子,很难突破自己的这层心理障碍,从而出现“不理解”的情况。
比如,问题堆砌
这种问题堆砌,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旧的知识点不会,遇到相关联的新知识点,孩子就更不会了。
这时候的不理解,是有“历史问题”的。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到了初高中,数学能够逆袭的孩子,只是极少数了。因为绝大多数的孩子,无法将过去没有学好的数学、思维,给补上。
还有一种,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又制造了一个新问题。
或许是关联知识点,或许是想拓展,但是在一个知识点还没有明白的时候,是不建议着急拓展的,这只会让孩子越来越糊涂。
在孩子眼里,这是一座大山还没有翻越过去,又来了一座更高的山。
数学题的理解,无法着急。
写在最后
数学学习的方法,有很多。
从本质上来说,数学的学习,就是得搞懂一个知识点背后的逻辑。
所以,数学的学习,也应该从本质出发,切莫拔苗助长,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该做的题,得做。
但是,该表扬、鼓励的,也不要吝啬。
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家长的鼓励等,缺一不可。
所以在孩子出现“不理解”的情况时,家长就该反思了。
最后,果妈想说:
孩子的学习,要和自己比,比昨天进步,就很棒了!
下一篇:科普 | 三招让孩子学习更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