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初审结果出炉。全国共有10800余名学子,通过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初审,等待七月份高考之后,再决高低。
众所周知,北京大学是我国最顶尖的高校之一,与清华大学构成了“中国常春藤大学联盟——C9联盟"的顶尖存在。北京大学在《2025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行榜》上,排名全国高校第一位。据统计,北京大学在校友会中国大学排行榜上,已经连续十九年位居第一了。
北京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在全国招生的总规模是900人。其中,在北京市招收87人,排名第一位。在浙江省招收66人,排名第二位。在上海市招收40人,排名第三位。在江苏省招收32人,排名第四位。
在湖北省招收30人,排名第五位。在山东省招收29人,排名第六位。在湖南省招收28人,排名第七位。在辽宁省招收21人,排名第八位。在河北省、河南省、江西省均招收20人,排名并列第九位。
那么,报考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在高考分数上有哪些优势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或许你会有很多的新收获。对你报考北京大学“强基计划”也会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一、北京市
2024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医学专业,665分,全市排名第1776位。而平行志愿录取分数线是671分,全市排名是1343位。两者相比低了6分,在排名上低了433位。
文科专业的入围分数线是677分,全市排名第932位。而平行志愿录取分数线是688分,全市排名是423位。两者相比低了11分,在排名上低了509位。
理工科专业的入围分数线是675分,全市排名第1077位。而平行志愿录取分数线是690分,全市排名第354位。两者相比低了15分,排名低了723位。
二、浙江省
医学类专业入围分数线是693分,全省排名第763位。平行志愿最低录取分数线是701分,全省排名第232位。两者相比低了8分,排名低了531位。
文科类专业入围分数线是684分,全省排名第226位。平行志愿最低录取分数线是707分,全省排名第69位。两者相比低了17分,全省排名低了970位。
理工科专业的入围分数线是686分,全省排名是1532位。平行志愿录取的最低分数线是707分,全省排名第78位。两者相比低了21分,全省排名低了1454位。
三、上海市
文科类专业的入围分数线是599分,全市排名第775位。平行志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19分,全市排名第52位。两者相比低了20分,全市排名低了723位。
理工科专业的入围分数线是598分,全市排名第834位。平行志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19分,全市排名也是第52位。两者相比低了21分,全市排名低了782位。四、江苏省
文科类专业“强基计划”的入围分数线是656分,排名全省前105位(高分屏蔽),而平行志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59,全省排名仍然是全省前105位。两者相比,低了3分。
理工科类专业“强基计划”的入围分数线是677分,全省排名第530位。而平行志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92分,全省排名前107位(高分屏蔽)。两者相比低了15分之多。
五、湖北省
文科类专业的入围分数线是654分,全省排名第59位。平行志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61分,全省排名第30位。两者相比低了7分,全省排名低了29位。
理工科专业的入围分数线是676分,全省排名第446位。平行志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91分,全省排名第83位。两者相比低了15分,全省排名低了363位。
六、山东省
文科类专业“强基计划”的入围分数线是662分,全省排名第1649位。平行志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89分,全省排名第157位。两者相比低了27分,全省排名低了1492名。
理工科类专业“强基计划”的入围分数线是679分,全省排名第438位。平行志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91分,全省排名第125位。两者相比低了12分,全省排名低了313位。
七、河南省
理工科类专业“强基计划”的入围分数线是688分,全省排名第274位。而平行志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96分,全省排名第94位。两者相比低了8分,全省排名低了180位。
文科专业“强基计划”的入围分数线不详。
八、辽宁省
文科类专业的入围分数线是666分,全省排名第41位。平行志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69分,全省排名第28位。两者相比差别不明显,相差了3分,全省排名低了13位。
理工科类专业的入围分数线是684分,全省排名第477位。平行志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702分,全省排名第47名。两者相比低了18分,全省排名低了430位。
九、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分数线低于平行志愿的原因剖析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录取分数线低于平行志愿录取分数线,背后蕴含着多方面的考量。
从招生目标来看,强基计划旨在选拔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比如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领域,需要专注且有潜力的学生深耕。
这与平行志愿以高考成绩为主要导向选拔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不同。像在强基计划中,可能某学生在某一基础学科有突出才能,但因偏科等原因高考总成绩在平行志愿中不占优势,却符合强基计划选拔需求。
从考核方式上分析,强基计划综合成绩满分100分,高考成绩折算成百分制后仅占综合成绩的85%,北京大学组织的考核测试成绩(学科基础素质测试 + 综合素质考核)占15%。而平行志愿主要依据高考裸分录取。
这意味着强基计划给了那些高考成绩虽未达平行志愿高分段,但在北大校测中能展现学科特长与潜力的学生机会。
比如,某学生高考成绩刚过一本线,但在北大强基校测的学科基础素质测试中,凭借扎实的学科知识获得高分,最终有可能被强基计划录取,其综合成绩达标的分数线自然可能低于平行志愿录取线。
在招生计划与竞争范围层面,强基计划按分省分专业组招生计划数的6倍确定入围考核名单。相比平行志愿大规模的招生人数,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相对少,竞争范围缩小。
同时,强基计划对报名学生有一定条件限制,并非所有考生都符合报名资格,进一步降低了竞争热度,使得分数线可能降低。
例如,某省强基计划某专业组招生10人,按6倍入围,有60人竞争;而平行志愿该省该专业招生可能上百人,竞争激烈程度不同,分数线也会有差异。
十、应对北大2025“强基计划”校测调整,如何科学备考
北京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校测笔试科目调整,理科类考数学、物理和化学,文科类考语文、历史、英语。这一变化对考生备考提出了新要求,科学规划备考才能从容应对。
对于报考理科类专业的考生,数学是重中之重。它是理科学科的基础,在备考时,要梳理高中数学知识体系,对函数、几何、数列等重点板块进行深入复习,多做历年真题与模拟题,提升解题思维和运算能力。
物理学科注重理解概念与公式的实际应用,像力学、电学等常考内容,通过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多做实验题,锻炼实验设计与分析能力。
化学备考需牢记元素性质、化学反应方程式,构建知识框架,从物质的结构、性质、制备等角度复习,加强对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的综合练习。
文科类专业考生,语文复习要注重基础知识积累,如字词、病句辨析等,同时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通过阅读经典文言文作品增强语感;加强写作训练,掌握不同文体写作技巧,关注时事热点积累素材。
历史学科备考,要梳理中外历史发展脉络,构建时间轴,深入理解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的因果关系,培养历史思维,能够从不同史观分析问题。
英语备考重点提升词汇量,掌握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加强阅读理解训练,提升阅读速度与理解准确率;练习英语写作,注意语法规范与表达流畅。
无论是理科还是文科考生,都要制定合理学习计划,合理分配各科复习时间,定期进行模拟测试,检验学习效果,及时查漏补缺。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相信通过努力一定能在“强基计划”校测中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