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解压玩具都别玩了,已经被央视点名了,家里有小孩的一定要注意!不让孩子玩就是在救孩子。
近几年,香薰、助眠、潮玩、棉花娃娃等和情绪相关的商品非常受年轻人喜欢。
有数据显示2024年,为情绪价值和兴趣买单成为年轻人消费的首要理由。
受欢迎的捏捏乐赶紧扔了
特别是“捏捏乐”这类玩具,可以说成为小孩子和Z时代年轻人的心头好。
捏捏玩具是一种慢回弹类的解压玩具,手感柔软,色彩鲜艳,造型丰富可爱,可以仿真我们生活中的食物、宠物等等,非常有意思。
捏捏乐售价都不低,有人已花费上万,家里全部都是捏捏,没事就喜欢捏一捏,当做解压和日常休闲,部分“捏捏”甚至被炒出上千元的高价。
但是,央视曝光了捏捏这类毒玩具的危害性。
5月22日报道,一解压“捏捏”博主发文称自己患癌,并表示近期都不会更新“捏捏”相关视频。
翻开她的主页,发现全是跟捏捏有关的视频。
虽然这名博主没有透露患病原因,但是捏捏这类玩具的危害性再次被官媒提醒。
“无醛不成胶”,这一点大家一定要了解,除非是价格极高的环保材料。
这些捏捏大部分含有甲醛,有的甚至严重超标,长期接触可能会导致孩子皮肤过敏,甚至严重可能会损伤神经跟免疫系统。
2024年8月“老爸测评”就对爆火的捏摇玩具进行过评测,发现这类玩具不仅甲醛释放量超标,实验中所有的玩具还都含有TVOC。
TVOC是致癌元凶,是新车新房里比较常见的有害气体,严重的会导致免疫系统受损,所有的袋子全部邻苯(增塑剂)超标。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还有权威医生也发声,部分“解压玩具”对我们身体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劝孩子千万别玩捏捏玩具。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何乾超曾说,假水中硼元素的含量就是超标的,还有些橡皮泥闻起来很刺鼻的,有可能含有醛。
其他三大隐患玩具,也别买!
是的,含甲醛的玩具除了捏捏类,还有水晶泥!
水晶泥色彩鲜艳,好玩又解压,但是这类玩具的制作材料中含有硼砂。
硼砂是一种危险元素,如果孩子长期接触,或者玩着玩着手就会起疹子,如果不小心把沾有水晶泥的手放进嘴里,就会引发疾病,轻止肚子痛呕吐,严重的话会中毒。
这和小时候父母不让我们玩橡皮是一个道理,有人注意到很多年不用的橡皮,放在抽屉里竟然融化了,粘了的东西也化了,可见腐蚀性有多强。
虽然商家宣传“食品级硅胶”“安全无毒”,结果家长买回家一拆包装,刺鼻的甲醛味能熏得人脑壳疼。
除了捏捏和水晶泥,还有水宝宝和磁力珠也很危险,家长不要给孩子买了。
水宝宝有很强的吸水性,孩子一旦不小心吃到肚子里,水宝宝就会在肠道中吸收水分,慢慢变大,会堵塞孩子的肠道导致便秘等。
而且很多水宝宝都是三无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材质也没有保证,建议大家慎重购买。
磁力珠虽然很解压,也能锻炼孩子的创造力,但是最怕孩子误吞,吃到肚子里,磁力珠就会连在一起,很容易导致胃肠道的梗阻,伤害身体健康,取出来不容易,孩子更遭罪。
除了被央视点名的这四种,还有网友表示5块以内的手机壳、大肚杯、廉价香水等也别买,总之为了健康真的别用。
现在太多的玩具都没有我们小时候玩的泥巴健康,家长们注意甄别,为孩子健康着想。
话说回来,这些毒玩具为啥能横行市场?
说白了就是生产门槛低,监管跟不上。
小作坊用劣质材料随便加工,成本几毛钱,包装上印个“网红同款”就能翻十倍卖。
学校门口的小卖部、网店里的爆款链接,很多都是“三无产品”,很多孩子看到同学玩就跟风要买,防不胜防。
希望监管部门好好查一查,别让这些毒玩具害了孩子啊!
备注:本文信息有可靠来源:央视网、果然视频、大象新闻等官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