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安阳闷热得像个蒸笼,16岁的小赵盯着手机里职校招生的网页,屏幕的光映在他迷茫的脸上。去年中考失利的消息像块大石头,压得他喘不过气。父母的话在耳边反复回响:“出去打工能有啥出息?不如学门手艺。”
“去南阳学推拿吧。”父亲突然的提议打破了沉默。在这个普通的工薪家庭看来,与其让孩子早早流入流水线,不如赌一把未来。父亲在网上反复对比,最终选中了南阳滋养堂国医学校。“听说那里教得扎实,还有老中医手把手带。”父亲的语气里带着少见的笃定。
第一次走进南阳滋养堂国医学校的教室,小赵攥着父亲东拼西凑的学费,手心全是汗。满教室的人体穴位图和草药标本,让他既紧张又好奇。“别担心,只要肯学,手艺不会辜负人。”班主任的话像颗定心丸。
从第一天起,小赵就像换了个人。课堂上,他的笔记本记得密密麻麻,连老师示范推拿时手部的细微角度都用简图画下来。下课后,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实训室,反复在模拟人体模型上练习捏脊、点穴。手指磨红了,就用冷水冲一冲接着练;理论知识背不熟,就把重点抄在纸条上,吃饭、睡前都要看两眼。
“这孩子眼里有股劲儿。”教推拿的高老师这样评价他。仅仅十几天,小赵就能在老师指导下,为前来体验的顾客进行简单推拿。当第一位顾客说“手法挺稳当”时,小赵的嘴角忍不住上扬——这是他第一次尝到靠手艺获得认可的滋味。
与此同时,小赵得知了初中同学的近况。去南方工厂打工的伙伴在电话里抱怨:“每天在流水线上拧螺丝,一站就是12小时,腰酸背痛不说,工资也不高。”才半个月,同学就萌生了回家的念头。相比之下,小赵每天都在充实的学习中度过,看着自己一点点进步,对未来也有了新的期待。
如今,小赵依然每天早早来到教室,在推拿床前练习新学的手法。他说:“以前觉得人生一眼就能望到头,现在才发现,学门好手艺,日子能过得有盼头。”在南阳滋养堂国医学校,像小赵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这里不仅传授着推拿技艺,更点燃了无数年轻人对未来的希望,让他们明白:人生的赛道不止一条,只要肯努力,平凡的岗位也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