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啥听你的?”就连家长都没那个资格替孩子填报高考志愿,老师凭什么要求学生要填报哪个志愿?
文案:林凌 编辑:林凌
近日,学生拒报清北被老师怒骂事件火上了热搜,网友质疑,这老师到底是真为学生着想还是另有目的。
毕竟这群名就叫“清北团队合作群”,既然是合作,那么老师到底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随着知情学生的发声,众人才发现,这事并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当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刻,江西瑞昌一中却炸了锅!三位尖子生,两位理科前三、一位文科第六,分数够得着清北,却偏偏不报,选了上海的985高校。
班主任气得直接解散“清北团队合作群”,这事儿瞬间冲上热搜,红星新闻、百姓关注等媒体争相报道,网友们吵翻了天。
群聊本是为冲刺清北专门建的,老师和招生办的人都在里头盯着,谁想到学生“叛变”了?
网上舆论像开了锅,两派人吵得不可开交,一边支持学生,说高考是自己的路,凭啥听老师的?
有网友说学生也不是小孩子了,选志愿得看未来发展,老师管太宽了吧!
另一边却替老师喊冤,觉得三年心血培养高分生,临门一脚被“背叛”,聊天记录还被截图上网,老师被骂得狗血淋头,太惨了点。
可这三位学生可不是一时冲动,他们瞄准上海985高校的热门专业,像计算机、人工智能这种香饽饽,就业前景甩清北某些冷门专业几条街。
家长也站队孩子,觉得现在就业市场变了,热门专业才是硬通货。
虽然以前清北毕业就是铁饭碗,可现在人工智能、芯片设计都是热门,冷门专业毕业可能还得996打工,谁不想要个好前途?
学生做出这决定全靠自己做功课,他们刷遍了网上的就业数据,听了张雪峰的讲座,还找了校友聊经验,硬是把志愿填报研究得透透的。
00后可不傻,信息时代长大的他们,早就不是老师说啥信啥的年代了。
想当年,填志愿靠老师三言两语,现在信息透明,谁还会被忽悠。
那么为啥老师气到解散群聊?原来背后说到底都是因为钱!江西不少地方给清北录取的老师发20-30万奖金,学校也拿清北数据当招生金字招牌。
漆某芳老师三年盯着尖子生,盼着他们考清北给自己加光,可学生一转身选了别的学校,奖金飞了,荣誉没了,换谁不急眼?
可这急眼,真的是为学生好吗,老师的心思,到底在谁身上?
漆老师在群里大骂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还说学校花了100万培养他们,学生不报清北就是“辜负”。
想想过去,老师带着学生考大学,是真心为孩子前途,现在有些学校把清北当KPI,老师被逼得只看数据,哪管学生喜欢啥?
这事儿咋破?张雪峰一语点醒梦中人!他说,学校别拿清北人数当指标,改用学生分数和全省排名来评老师,这样老师就得一心帮学生提成绩,而不是硬推清北。
家长和教育圈纷纷点赞,觉得这法子能让老师回归本职,不再逼学生为学校数据背书。
可这建议好归好,落地却难。地方政策还捧着清北,学校考核改不了,老师哪敢不推名校?
而且这事就真的全怪老师吗?随着学生的爆料,事情很快出现了反转。
有贵州网友爆料,学校对这些“清北苗子”下了血本,资源倾斜,老师三年起早贪黑带他们冲名校。
可高考后,学生不仅不报清北,还公开骂老师和学校,这让老师情何以堪?
而且那个解散的群聊,并不是班级群聊,而是清北培养群,也就是说,老师一直是把群里的学生朝着清北培养,而学生也是知情的。
可现在那三名尖子生却不报清北了,虽然老师说的话确实过激了。
但作为老一辈,在他的认知里,清北是最好的,他也的确将学生培养上去了,现在失望也是在所难免的。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