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高考都算新闻
创始人
2025-07-15 17:39:23
0

每年到了五月底和六月初,关于高考的新闻就出来了,甚至这些新闻只是去年的新闻,拿出来改头换面,炒作一番,就算是今年的新闻。毕竟每年的高考都算新闻,不管怎样都要一如既往地报道,吸引人们的眼球。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每年的高考都算社会热点事件,都会吸引很多流量,而媒体人喜欢利用流量为媒体造势,甚至要借此做广告。各种关于高考的广告出现了,不管是写着“孔庙祈福”的笔,还是写着“旗开得胜”的旗,亦或是塑料的葵花,男女都可穿的旗袍,都开始热卖,好像这些都和迷信有关系。因为家长和学生都不知道考题是什么样的,也不能左右高考的政策,只好适应高考,甚至不知道考完之后结果是怎样的,只能听天由命。人在遇到不确定的事情的时候,往往会迷信,尤其想把事情办好,但又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或者有一定的条件,但分明不知道结果是怎样的。人生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以至于很多人都迷信,认为神灵控制着这个世界,控制着所有的人和事。崇拜神灵就可以祈福,获得神灵的帮助,进而神威大作,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不管是家长还是考生,都希望高考变得人性化一点,尤其是考生要在高考中轻松胜出。可是高考需要排名,轻松胜出并不容易。虽然中小学普通考试不再排名,但高考确实要排名的。有排名就没有永远的第一,甚至第一名只有一个,其余的往后排。高考虽然不是素质教育的必备,但高考是每年必须要有的,也是每年寄托了高三学生希望的考试,甚至很多学生高考之前要到寺庙里跪拜,求神佛保佑,希望在考试的过程中超常发挥,考上一个重点大学。

按理说,考试只是衡量人才的一种标准,并不是绝对的标准。但教育部门总是把高考定为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其他的标准似乎都行不通,除非特权阶级利用特权绕过高考或者直接到外国读书,就算是不走高考途径了。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高考仍然是升入大学的必备途径。当所有高三学生都在经历高考的时候,高考就已经成了一种官方制定的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分数成了衡量智商的标准,差一分也进不了重点大学。有的分数过了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却发现强中更有强中手,填报志愿的时候仍然不敢填报重点大学。媒体似乎早就知道这种事情,每年都在为高考造势,尤其是在考试之前,媒体已经把高考这个新闻炒热了,甚至吵得沸沸扬扬,只不过要蹭热点,蹭流量,借此引导人们消费。关于高考的消费每年都不少,无论是买各种文具、买衣服还是买迷信用品,亦或是吃喝拉撒睡,都和高考有关。考生要消费,考生的父母也要消费,都和高考有关。倘若考生和考生父母都消费起来,将会拉动社会经济。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前提下,每年的高考都会成为社会热点,都会被新闻媒体炒作,最终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也成了流量汇聚的社会热点。

有流量就有流量变现的方式,不管是人们现实中的消费,还是在网络上的消费,都算消费。不管是正规媒体的报道,还是网络主播的报道,亦或是网络,新闻满天飞,都在蹭高考的流量,也就让很多人知道高考的意义了。但全民都在关注高考,只能说明高考这种模式不是民主的,而是一种权力推动的模式,甚至早已经过时。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才应该从小就培养,而不能等到高考的时候才算培养。很多人才从小就有天赋,只不过在学校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天赋被埋没了,人才也被埋没了。韩愈曾经写过,“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有能力有天赋的学生并不少,只不过考察机制单一化,主要考文化课,即便考一些体育和实验,也仍然只是旁敲侧击,分值并不高,占分值高的仍然是文化课分数。高考似乎决定了高三学生的命运,也决定了一个家族的命运,不得不说高考是一种绝对权威的考试,甚至有考生迟到了,进不了考场,有发卷人早发了卷或提前收了卷,就要受到法律惩处。在如此正规的考试面前,所有高三学生严阵以待,甚至没日没夜地刷题,准备这场考试。难道就没有高三学生怀疑过高考的公平与公正吗?

当然有人怀疑过,但并不能左右高考这种政策,只能改变自己,适应这种政策,但适应并不代表这种政策是公正合理的,也不代表高考这种模式就一定是民主的。虽然也有社会考生,每年都考,甚至有一个五十八岁的先生考了二三十年,仍然在考,被人们说占用优质社会资源,但高考始终存在,有权力系统推动,有资本在造势,并不是某个人说一句话就能取消的,也不是所有考生都能反抗的。明明高考选拔人才的方式过于单一,甚至选拔的只是刷题刷了高分的学生,而这样的学生没有什么创造力,智力也不一定特别好,但就是长期存在。高考可以当成一种选拔人才的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即便如此,还有很多人在高考中投机取巧,有人找枪手代考,有人通过权力打招呼,有人通过钱财购买权力,最终让孩子轻松过关。研究生考试、博士生推荐、考公、考编等考试都有权利寻租现象,只不过没有被挖出来而已。特权阶级的人甚至可以改变招生的规则,改变选拔人才的规则,让自己的子女到重要的部门去工作。特权阶级为所欲为,普通人只能通过高考出人头地,但高考过后,结果并不理想。即便有人考上了大学,毕业以后也仍然找不到工作,因为资本已经进入了大学,搞各种无底线运作,最终弄得大学扩招,大学生无限增多,学费涨价,就业岗位就显得少了。

但每年的高考都在进行,也都算是媒体炒作的新闻,哪怕把去年的新闻拿出来重新发一遍,也仍然会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在这样一个人口十几亿的大国,高考成了每年人们关注的对象,不得不说是一种滑稽的现象,但很多人仍然认为是正常的。难道不能改变就是正常吗?人才只能通过高考被识别吗?当然不是。希望高考能够改革,能够真正识别人才,而不是成为拉动经济的手段,更不是成为权力系统强力推行还要吸引媒体纷纷报道的所谓公平的手段。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宗申:从摩托车巨头到三蹦子风波... 近期,一张照片在网络上迅速传播,照片显示的是一款名为“问界 Q1”的三轮车发布会现场,引发了众多网友...
北汽蓝谷累亏300亿降本成“一... 来源:新浪证券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昊 日前,北汽蓝谷发布业绩预亏公告,预计2025...
雷克萨斯 LC500:当艺术邂... 在超跑市场被欧洲品牌长期主导的格局中,雷克萨斯 LC500 的登场如同一股清流,于 2016 年正式...
最美猎装车换代!全新CLA猎装... 最近,奔驰CLA猎装版这车,图都放出来了,其实也没啥好神秘的,估计大部分兄弟不会很感兴趣了吧。 为啥...
利川:“灵魂工程师”范飞 以“... 云上恩施报道(利川通联记者 刘铁铮 实习生 周顺 通讯员 项绍娟)在利川市第一民族实验小学,有这样一...
手机管家与安卓系统,优化体验的... 你有没有发现,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里的各种应用越来越多,有时候手机就像一个装满了宝藏的宝箱,但同...
英文版的二战文学作品简介 英文版的二战文学作品简介第二十二条军规
工作效率的定义是什么? 工作效率的定义是什么?工作效率,一般指工作产出与投入之比,通俗地讲就是在进行某任务时,取得的成绩与所...
是不是 全心去爱一个人 却得到... 是不是 全心去爱一个人 却得到最痛的伤为什么 我全心全意去爱她 却得到最痛痛的伤 我做错了什么吗你并...
安卓改写底层系统,揭秘系统架构... 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安卓手机其实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里面藏着无数的奥秘?今天,就让我带你一探究竟,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