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的教授,人话都不会说?”大学教授论文被喷:看不懂中文了
创始人
2025-08-18 22:25:45
0

武大这次的“论文风波”,可谓是彻底撕碎了文科专业的“遮羞布”,如果不是亲自拜读了某些研究生、教授的学术论文,普通人都想不到原来学术还能这么“搞”。

人们搞学术、写论文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变得越来越模糊了,以前总觉得论文就应该是有价值的研究,无论是揭露现象背后的本质,还是找到建设性的解决方法、亦或是推动某个领域的研究发展。

一篇有价值的论文的核心难道不该是“价值”吗?可现在文科论文却让人越来越看不懂了,武大风波中的“女性主义论文”如此,如今就连复旦大学教授的论文,也被网友怒喷“不会说人话”了。

大学教授论文被喷:“复旦的教授,人话都不会说?”

复旦大学也算得上是人文社科领域“天花板”级别的高校了,即便不单独讨论文科专业,这也是能被称为“清北复交”国内高校食物链最顶端的优质大学。

可就在近期,有网友扒出了一篇复旦大学教授的论文,评论更是非常讽刺:“某某老师这写的是啥啊?不说人话,复旦新院基本没有能做学问的了?”

原来这是一篇来自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某教授的论文,都知道现在的新闻类专业在走下坡路,传统媒体的没落、新媒体的兴起让这些学术派成了夹在中间最尴尬的存在。

新闻类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选择和升学竞争上都承受着不小的挑战,找不到工作的新闻专业学生只能去考研,卷出了400多分的高度,好不容易考上了研究生,却没想到连顶尖大学的教授都在搞这样不知所云的研究,不禁令人感慨:“新闻领域还有未来吗?”

而这篇被网友狂喷的论文,题目就叫人头脑发懵“分布式网络:共通体何以可能”,看似很高大上的标题,却丝毫不知道究竟在研究什么。

至于论文的内容更是令不少网友直呼“看不懂中文”,从摘要开始,表达就是云里雾里,表面看每个字都是汉字,组成的词也不是多晦涩难懂的词,可这些字与词连成句子,就成了网友们口中“不会说人话的表达”。

如果都是“外行人”看不懂,或许可以用“隔行如隔山”来形容,可一篇学术型论文,普通人关注这些的热情几乎为0,而看到这篇推送并且会点进去认真看的,恰恰是学历不低的研究生,且极大可能就是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或学者。

为了发论文而发的论文,他们的存在究竟有什么价值呢?

这些对新闻领域的研究有所涉猎的人都看不懂,更何况普通人呢?有该专业的网友硬着头皮把这篇论文通读了一遍,竟然真的总结出了论文想表达的核心思想。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人人都能玩手机”,进一步解释一下就是“以前大家用传统媒体如看电视这样的方式来形容集体记忆,而现在有了智能手机,个体之间的联系就更加紧密了”。

可如果用一句话就能总结出来的表达,又何必要刻意用这么晦涩难懂的文字去写成一篇学术论文呢?这种为了晦涩而晦涩的表达、为了发论文而发的论文,他们的存在究竟有什么价值呢?

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相关专业的同学们,以至于评论区有研究生质疑:这难道真的不是AI生成的文章吗?就仿佛为了达成某些要求,而强行凑出来一篇“看起来很高大上的论文”。

或许不是所有的文科论文都是这样,但既然有文科的论文能做到有价值、有意义且让人看得懂,或许是时候抬高文科论文的审核和发表门槛了,就像此前一些网友所说:虽然文科科研不费多少钱,那也不能白白浪费这么多A4纸吧。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老师上门家访遭婉拒,家访边界感... 老师上门遭婉拒,家访还有必要吗? 家长:可以约在外面或是电话视频 老师:走进真实的家庭才能更清晰了解...
在上海一个月就能拿7000月薪... 上周与一位在证券公司担任HR的朋友聚餐,谈及正好面试两位新人,7000元月薪对应80分能力值,学历上...
会晤特朗普前,泽连斯基与欧洲领... △当地时间8月17日,比利时布鲁塞尔,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会面。当地时间8月1...
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东河附属第二... 作为首府教育资源优化布局的重点项目,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东河附属第二小学(以下简称“东河二小”)正在加...
林炳尧中将逝世 据澎湃新闻消息,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林炳尧将军,因病于2025年8月18日逝世,享年82岁。 林炳尧...
合肥市长江路幼儿园淮北路分园:... 教育是“无痕”的,它源于生活渗透,生活教育是“有痕”的,它记载着孩子的足迹与成长,当创意拓印遇见创想...
“猛男粉”力克“小清新” 大武... 比赛开始20分钟,解说员仍被堵在路上。(直播截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源8月18日,“汉超”迎来第三...
哈马斯同意调解方提出的新加沙停...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谈判代表团18日称,哈马斯已同意由调解方提出的新加沙停火提议。
独家|范曾一切安好?友人证实其... “古藤老树,小桥流水。在这样一所充满了豪华与古典氛围的私家宅院里,画家范曾仍然保持着每天清晨五点起床...
“拄拐少年”凌崇恩被宁夏大学录... 本文转自【大象新闻】; 那个在校园里总拄着拐杖的少年凌崇恩,终究还是没能等到属于他的大学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