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客观题冲刺阶段,“小法”(通常包括理论法、三国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等)的背诵记忆核心是 “抓重点、破琐碎、强关联”。这类科目特点是知识点零散、考点细致,但难度较低、分值固定,冲刺时需用 “针对性技巧” 替代 “地毯式记忆”。以下是具体方法:
一、先明确 “优先级”:抓高频 + 分值高的模块
小法内容多但分值分配不均,冲刺时必须 “有所取舍”,优先攻克高频考点 + 分值占比高的部分,避免在冷门知识点上浪费时间。
理论法:重点抓宪法(公民权利、国家机构职权)、法理学(法律渊源、解释、适用规则),法制史和司法制度可适当弱化(考频低、分值少)。
三国法:国际私法(冲突规范、管辖、送达)、国际经济法(贸易术语、信用证、反倾销)是核心,国际公法侧重 “领土、条约、外交特权” 等基础考点。
经济法:劳动法(劳动合同、工伤、仲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惩罚性赔偿)、反垄断 / 反不正当竞争法(典型行为认定)是高频,财税法、银行法等考频低可简化记。
知识产权法:著作权(作品类型、侵权认定)、商标法(注册条件、禁用标志)、专利法(新颖性、侵权例外)是重点,尤其关注 2023 年后修改的条款(如商标法对恶意注册的规制)。
二、记忆技巧:用 “逻辑” 串碎知识,拒绝死记硬背
小法知识点零散,直接背诵易混淆,需用 “框架 + 对比 + 口诀” 建立关联,降低记忆负担。
1. 框架法:先搭 “骨架”,再填 “细节”
小法的每个模块都可按 “逻辑主线” 梳理成框架,把零散知识点 “挂靠” 到框架上。
例:劳动法→ 主线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关系”:
劳动合同(订立→履行→解除/终止)→ 劳动争议(仲裁vs诉讼)→ 特殊保护(女职工、未成年工)
每个节点下再记细节(如 “解除合同的法定情形”“仲裁时效 1 年”)。
例:国际私法→ 主线 “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
主体(自然人国籍/住所)→ 行为(合同、侵权)→ 物权(不动产vs动产)→ 婚姻家庭(结婚、离婚、抚养)
每个领域对应 “冲突规范”(如 “侵权适用侵权行为地法”),框架清晰后细节不易漏。
2. 对比法:集中攻克 “易混考点”
小法中很多知识点 “形似神异”(如期限、主体、责任),对比记忆能快速区分。
例:不同法律中的 “惩罚性赔偿”:
法律领域 适用情形 赔偿倍数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欺诈行为 3 倍(不足 500 按 500 算)
食品安全法 生产 / 销售明知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 10 倍价款或 3 倍损失
劳动合同法 违法解除 / 终止合同 2 倍经济补偿
例:三国法贸易术语(FOB、CIF、CFR):
对比 “风险转移点”(装运港货物越过船舷)、“费用承担”(CIF 含运费 + 保险,FOB 买方付运费),用表格一目了然。
3. 口诀 / 关键词法:简化 “长考点”,强化记忆点
小法中 “多条款、多情形” 的知识点(如宪法权利、商标禁用标志),用口诀或关键词压缩记忆量。
例:宪法中公民的基本权利:
“平人政宗,社经文诉”
(平等权、人身自由、政治权利与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诉愿权)。
例:商标禁用标志:
关键词:“国名国旗、欺骗误导、有害道德、县级以上地名”(直接记禁止情形的核心特征,无需背完整法条)。
例:法理学法律责任的免除:
“时效不诉,协自实效”
(时效经过、不诉、协议免责、自首立功、实效免责)。
三、结合 “真题”:锁定 “重复考” 的得分点
小法的考点重复性极高(尤其是理论法、三国法),冲刺阶段必须通过真题提炼 “高频考点”,只记 “考过 + 可能再考” 的内容。
做法:近 5 年真题中,小法每个模块的题目至少做 2 遍,标记重复出现的考点(如 “国际私法中的反致”“经济法中的竞业限制”),这些是 “必得分区”。
提示:真题选项本身就是 “考点总结”,做错的选项要单独整理(如 “下列哪项属于可撤销商标”,错误选项往往是 “禁用商标” 或 “无效商标”,对比记忆更高效)。
四、碎片化 + 场景化:利用零散时间强化记忆
小法知识点 “碎而小”,适合用碎片化时间(如通勤、排队)反复强化,避免集中记忆疲劳。
工具:用手机备忘录或卡片记录 “易混点”“口诀”“关键词”,比如:
记 “期限”:劳动法仲裁时效 1 年、商标异议期 3 个月、专利优先权期限(发明 / 实用新型 12 个月,外观设计 6 个月)。
记 “主体”:反垄断法的执法机构(发改委、市监局)、劳动合同解除的 “过错方”(用人单位违法解除 vs 劳动者单方解除)。
场景化联想:比如看到 “外卖平台拖欠骑手工资”,立刻联想 “劳动法中的拖欠劳动报酬、劳动仲裁前置”;看到 “海淘商品侵权”,联想 “国际私法的侵权法律适用”。
五、最后 3 天:“极简复盘” 抓核心
冲刺最后阶段,无需再记新内容,用 “极简清单” 复盘:
每个小法模块的 “Top10 高频考点”(如理论法的 “法律规则 vs 原则”、三国法的 “信用证独立原则”);
自己整理的 “易混对比表”(如 “无效合同 vs 可撤销合同”“著作权 vs 专利权保护期”);
错题本中 “反复错” 的 3-5 个点(比如 “宪法中全国人大 vs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区别”)。
小法的记忆核心是 “理解逻辑 + 抓重复考点”,不用追求 “全记住”,但必须保证 “高频考点不丢分”。按上述方法,既能节省时间,又能精准提分,适合冲刺阶段高效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