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8岁单亲妈妈之死:千万不要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
创始人
2025-08-21 10:40:57
0

文字 | 刘娜 首发公众号 | 闲时花开

01

昨天,我又去医院了。

去医院的原因,还要从我的老顽疾腰腿疼说起。

这个暑假,我一直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腿疼,现在不能说健步如飞,但走3公里是完全没问题的。

久坐久站后,还有极其细微的不适感,但相较系统治疗之前,有很大缓解和改善。

我现在每天都做八段锦、瑜伽,晒太阳、慢走,用温水泡脚,自己给自己腿部按摩。

就在我感觉自己又满血复活时,短视频给我带来了新的焦虑。

因这段时间我刷了和腰腿疼有关的很多短视频。

大数据因此透视了我焦虑的内心,就不断给我推送腰腿疼的凶险疾病。

我因此知道有一种病,叫 “腿梗”

“腿梗”和“脑梗”“心梗”一样,都是血管堵塞导致血栓形成。

好发于久坐人群。

其早期症状简直我初发病时一模一样:

一条腿不适,间歇性跛行,小腿常有麻木、冰凉之感,严重时疼痛难忍,甚至行动受限。

这都不是最要命的。

要命的是“腿梗”梗住的血栓,是会顺着你全身的血管“跑”的。

比如,你为了缓解腿部的疼痛,去泡温泉,去按摩理疗,去艾灸针灸,那随着血液的快速流动,腿部的栓塞就会“跑”到你身体其他部位。

最可能最凶险的,就是会跑到你的肺里,造成“肺栓塞”。

而肺栓塞极其凶险,死亡率也非常高。

老朋友都知道,我之前因子宫腺肌症,做过“子宫动脉栓塞术”——虽然当时医生告诉我手术是一过性的,不会形成血栓,但我现在疼的右腿,恰好是当年做栓塞术时微创切口的那条腿。

加上,我前些天在老家做针灸时,发现小腿内侧有个硬结,像是肌肉,也像筋节,中医师说不排除是“静脉栓塞”。

于是乎。

前两天,我刷刷短视频,看看自己的右腿,再想想死亡率极高的肺栓塞,心跳都变得不那么正常了。

写字女人狂爱联想的毛病,中年老母总是焦虑的心理,让我赶紧挂了三甲医院的血管外科。

我是高敏感高焦虑体质,为避免过多内耗,渐渐活成了想到什么就立即开干的行动派,宁愿直面残忍的真相,也不愿把头埋在沙滩里当视而不见的鸵鸟。

02

检查的结果,你们大概都能猜出来:

我的下肢,动脉和静脉都没有问题。

专门查血栓的血浆“D-二聚体”检测,我的数据也非常好。

看到这里,不要说你们,就连我都忍不住向自己发出灵魂拷问了:

“娜姐,为什么你身体出现不适后,总是这样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呢?你面对自己疾病时的坐卧不安,和你写文分析别人时的沉着冷静,完全就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两种人格。”

是的,亲爱的朋友们。

我们每个人都是“说起别人头头是道,轮到自己就语无伦次”的双面人。

我之如此先后几次地把自己的就医经历坦诚地写出来,除了向你们袒露我貌似理性沉静的硬壳下,也有脆弱和凌乱的一面。

而“怕死”几乎是每个人都无法克服的人性弱点,还有一个隐秘的心理是:

自从当了妈后,我变成了一个越来越胆小的人。

这“胆小”体现在日常中,就是我一想到我的小孩还没有长大,我的爹妈还需要我陪他们老去,我就不由自主地去放大自己对病患的隐忧,就忍不住采取行动排查一切可能靠近我的疾病。

然后在医院看到纸质结果还不错的瞬间,在“我身体没有什么大碍”的庆幸里,继续搬砖养家,继续开心带娃,继续孝顺爹妈。

也就是说:

我要不断确认我很健康,然后才有信心和能量,去照顾我生的人,和生我的人。

这中间,还有一个客观事实是:

这些年,因为我辞职自己做事,还有小孩读书的问题,我和我的校对助理、我家男人老陈是两地分居的。

除了节假日,寻常日子里都是我一个人一边工作,一边陪小孩生活学习。

虽然我和老陈的感情一直还凑合,但这种两地分居的生活方式让原本就容易焦虑的我,渐渐养成了 “把任何风险都控制到可控范围内”的谨小慎微。

我多次察觉出自己的过分小心,但我又不断向自己发问:

“如果我突然发病了,如果这病很急很凶险,我的小孩怎么办?”

这种“我的小孩怎么办”的发问,让我变得无法淡定,也让我对一个人带娃的陪读妈妈和单亲妈妈,有了深切的共鸣:

独自带娃承受的从来不仅是肉身绵延不绝的劳累,更是精神时刻紧绷的压力。

这个认知,在我看到温州28岁单亲妈妈的故事后,更加坚韧且悲恸——

03

昨天,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

浙江温州苍南县有位28岁的离异妈妈,在家去世数天,无人知晓。

邻居发现气味不对后,报警求助。

警察打开门,看见年轻妈妈的尸体旁,还有守在她身边浑身屎尿的2岁儿子。

警察给孩子换洗后,抱着他到医院检查,所幸孩子身体没有大碍。

给警察叔叔点赞。

这个妈妈到底是怎么意外去世的,我们无从得知。

千万网友从警察带2岁小男孩就医的视频里,看到那么小小的一只,乖巧懂事地坐在急诊室的椅子上。

他幼小、安静、沉默又孤独的背影,让人忍不住落泪。

他才2岁,却再也没有妈妈了。

他妈妈走时,只有他陪在身边。

多么令人悲伤的和平年代的伤逝。

其实。

这个新闻带来的最残忍的拷问是:

单亲妈妈,要如何自救,才能避免遭遇危险时,孤立无援?

准确地说:

独居或独自带娃的人,要如何扩大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才能避免在危急关头孤立无援?

04

真正的强大,不是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而是一个人拥有一支队伍。

怎么拥有一支队伍?

扩大你的社会支持系统。

不管你是带着幼小孩子的单亲妈妈,还是独居一个人,都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借人、借势、借智地去构建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网络,让周围一切为我所用。

第一,拥有至少一名紧急联系人

我和我对门邻居关系很好,她是位常年在家的退休大姐。

我告诉我儿子,如果我有紧急疾病,他直接找对门阿姨,比给他爸打电话哭诉有用。

有个单亲妈妈的朋友,把小区里两个关系要好的闺蜜,设为紧急联系人。

还在征得同意后,把这两个闺蜜的电话留给她的同事和家人:“联系不上我,就让她们来家里看看我和孩子是不是出了事。”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可救命。

第二,建立有效的平安签到机制。

我每天晚上8点准时和我爸妈打电话。

前两天我治疗腿疼,怕他们担心,又不愿撒谎,就没有给他们打电话,他们马上就给我打了过来:“你生病了吗?”

我和我家男人也每天互报平安——他血压有点高,我也担心他。

我有个独居的朋友,每天都发一条朋友圈或更新一条短视频。

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周围人知道她健康如昨。

如果她突然停更了,我们一定要打她电话,看她是否安好。

有些人发社交平台不是闲得慌,而是他们在固定时间里以签到的方式报平安,也建立自己的求助渠道。

第三,利用科技时代的福利。

我有个离婚独居的男性朋友,在客厅里安装了摄像头。

他每月给他妹妹发200块钱的红包,只有一个要求:

“每天下班回放一下哥哥家的视频,看你哥是否安好。”

妹妹不要红包,他一定要给,因为给了就形成了契约劳务关系。

现在很多智能手表、音响都有一键呼求功能,提前设置,也能救命。

高科技时代,要学会把一切人事物,为我所用。

第四,建立同频互助小分队。

有个孩子上大学后独居的女朋友说,她每天有两个群是必须打卡的。

一个是她和爸妈的家人群,一个是她和4个离异独居老闺蜜的互助群。

群规就是,每天早上每个人都要说早安,晚上每个人都要说晚安。

前几天她有个老闺蜜扭伤了髋,她们四个人轮流排班去照顾,省得闺蜜在英国的儿子来回跑。

“我要是有个急病,我闺女在学校回不来,她们也会照顾我。”她很是骄傲对我说。

有一种养老,是同城同道同频的我们,一起在互助中变老。

最后,我想对因种种原因不得不独居或独自带娃的朋友说:

你从来不是一个人,你的父母、朋友、同事、邻居、物业人员、包片民警、社区医生、门口保安、孩子同学的家长、家中电子设备,都是你的社会支持系统。

请关键时候请记得向他们求救。

你的社会支持系统越强韧,你遇到险境时幸存的概率就越高。

勇敢向别人求助,不是懦弱,而是因为爱和信赖。

没有谁能独自流浪地球,我们必须抱团求生。

感谢你读到最后。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原创 女... 前几天刷到个视频,小姑娘考科目三,上车前还对着镜头比耶,说自己练了仨月肯定能过。结果灯光模拟刚完,起...
原创 考... 考驾照那阵子,我简直把科目二场地当自己家后院了。真不是吹,教练见了我都得绕着走,第五次补考那天,同车...
天神之眼OTA升级覆盖百万车辆... 在智能汽车飞速发展的今天,消费者对车辆的安全性与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企...
猛士深度拥抱华为:瞄准千亿市值... 「当市场、政策、技术三者的共同作用下,会导致细分市场产生爆发性的增长。」尤峥表示,「武汉新的千亿企业...
无人驾驶小巴将继续服务参会嘉宾 8月20日,翰凯斯无人驾驶小巴上路测试。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梁超摄 8月20日,记者从2025数博...
比亚迪1-7月累计销量破249... 7月开始,中国车市正式进入2025年下半场较量。尽管处于传统销售淡季,比亚迪依旧保持稳健表现。在企业...
2024年度导航雷达塔制造企业... TOP 1:信丰铁塔有限公司 推荐指数:⭐⭐⭐⭐⭐ 信丰铁塔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本1.2...
多场景用车需求,网约车软件全满... 多场景用车解决方案 面对现代出行需求的多样性,新知地成品网约车软件精准聚焦用户核心痛点,构建了覆盖...
方程豹2周年:逆行者的星光与品... 8月16日,全球首届豹友大会暨方程豹品牌2周年盛典在比亚迪郑州赛车场圆满落幕。2周年盛典上,“好人有...
方程豹两周年:锚定热爱,与豹友... 8月16日,以“向前 链接 超越”为核心理念的全球首届豹友大会暨方程豹品牌2周年盛典,在比亚迪郑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