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26考研的同学们基本都至少完成了1轮复习。但最近群里、朋友圈是不是总能看到这样的声音:
“25考研好多没上岸,要二战了,26会不会更卷?”“招生简章还没出,目标院校还没定,慌得一批!”
别急,小编就带大家来拆解一下:26考研到底难不难?
大趋势先看看
报名人数趋势
考研热这几年一直很火,报名人数动辄几百万。虽然24、25考研人数有所下降,但别高兴太早——人数少≠更容易考上好学校。
为什么?因为顶尖院校的竞争从来没降温,只是报考结构在变化。
国家线变化
近5年国家线的轨迹很清晰:
2020-2022年一路上涨,高位运行;
2023年扩招缓解,国家线回调;
2024、2025年继续小幅下降。
对26考研来说,这其实是个“黄金窗口期”,但要注意:这种低线状态可能不会一直持续,有概率会反弹。
985录取情况
985大学招生规模:约占全国研究生招生20%-25%,2023年估计25万-30万。2025年预计维持类似规模。
985大学上岸率估算:2023年985上岸率约5.3%-6.3%(25万-30万/474万)。2025年因报名人数下降,985上岸率约6.4%-7.7%(25万-30万/388万)。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安慰?但不同梯队985差距巨大:
第一梯队:上岸率1%-5%,几乎是地狱模式;
第二梯队:10%-20%;
第三梯队:15%-30%。
而一些双非院校确实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也在悄悄扩招,像上二工大,2025年就比去年多了39%!
26考研的“难”在哪里?
结合趋势,主要体现在这4点:
1️⃣ 公共课更难25考研政治被称“近16年最难”,英语也劝退一片,数学虽然没放水,但也不算简单。26有概率延续这个命题风格,甚至数学会更卷。
2️⃣ 整体竞争更激烈
专硕招生比例上升,推免比例增加;
部分院校分数线不降反升,人文社科尤为内卷,双非院校也能卷到400+。
3️⃣ 分数线可能反弹25考研出现了个别“单科线30分”的离谱情况,这显然不可持续。26考研国家线有很大可能“触底反弹”。
4️⃣ 扩招更精准扩招不是“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投放”。某些专硕大扩,学硕反而缩招。卷的专业依旧卷,400分都可能要调剂。
那该怎么办?
其实,考研的难度,不在于全国多少人考,而在于:你跟同一个院校、同一个专业的考生竞争。
所以,与其天天焦虑“难度”,不如:
把笔记再压一遍,确保基础知识吃透;
模拟题好好做,培养“上考场能拿分”的能力;
关注目标院校的往年数据,别打无准备之仗。
记住:考研是一场“定向选拔”,拼的是相对实力,不是“考研有多难”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