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国际关系研究院,设有国际关系史博士点,国际关系、国际政治、民族学三个法学硕士点,形成了以研究生教学为主,包括博士后培养的较完备的教学、研究体系。
二、招生信息
030207国际关系(参考2025年招生目录,2026年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01(全日制)国际问题和大国关系研究
02(全日制)国际关系理论
03(全日制)国际安全与战略研究
04(全日制)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
05(全日制)南海周边国际关系研究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65二外法语
③619国际关系(历史与理论)
④847专业英语
招生人数:9人,推免+统考(参考2025年招生目录,2026年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招生目录未明确公布统考、推免具体人数,故以下可同步参考。
参考1:2026年研招网公布数据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参考2:统考4人(参考2025年复试细则公布招生计划)
030208外交学(参考2025年招生目录,2026年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01(全日制)外交学理论与实践
02(全日制)当代中国外交研究
03(全日制)大国外交研究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64二外德语或265二外法语
③619国际关系(历史与理论)
④847专业英语
招生人数:3人,推免+统考(参考2025年招生目录,2026年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招生目录未明确公布统考、推免具体人数,故以下可同步参考。
参考1:2026年研招网公布数据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参考2:统考1人(参考2025年复试细则公布招生计划)
三、参考书目
619国际关系(历史与理论)、847专业英语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倪世雄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国际关系评论》朱瀛泉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第4、5、6辑
《国际关系史》(上、下)王绳祖、何春超著,法律出版社
《国际关系史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
四、历年分数线
国际关系
2025年:50、50、90、90、390
2024年:50、50、90、90、369
2023年:50、50、90、90、364
2022年:50、50、90、90、415
外交学
2025年:50、50、90、90、340
2024年:50、50、90、90、350
2023年:50、50、90、90、413
2022年:50、50、90、90、387
历年复试录取情况
国际关系
2025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5人,416、412、400、397、390
录取4人,416、412、400、397
2024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6人
录取5人,426、419、411、410、369
2023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7人
录取6人,414、393、390、377、367、364
2022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6人
录取5人,440、430、422、415、415;另士兵计划410,少干361
外交学
2025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1人,368
录取1人,368
2024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无上线
无录取
2023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1人
录取1人,413
2022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1人
录取1人,387
五、往年复试细则
以2025年为例
复试内容及要求
我院今年采用线下复试方式,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
1.思想品德考核(包括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
(1)形式:口试。
(2)时间:与专业面试同步进行。
(3)标准:考核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将不予录取。
2.专业笔试(满分150分)
(1)形式:闭卷考试。
(2)时间:3月22日上午9:00—11:00。
(3)涉及科目:
考古学A:考古学综合;
中国史A:中国古代史综合;
中国史B:中国思想史综合;
中国史C:中国近现代史综合;
世界史A:国际关系史综合;
世界史B:世界史综合;
国际关系、外交学:国际关系综合;
文物专硕:文物综合;
博物馆专硕:博物馆综合。
(4)笔试及格线:90分。笔试不及格视为复试不合格,将不予录取。
3.面试(满分150分)
(1)形式:口试。
(2)内容和要求:考核外语听力、口语及读、译能力;考核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
(3)成绩构成:外语50分+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100分。
(4)面试及格线:90分。面试成绩不及格者,将不予录取。
拟录取办法
1.复试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
2.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
3.排名方法:各专业(方向组)排名,按照总成绩降序录取。
4.同分规则:如出现总成绩相同的情况,以初试总分高者优先;如初试总分亦相同,则以初试业务二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如初试业务二科目成绩亦相同,则以初试业务一科目成绩高者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