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学习网站:
大家好,我是小林。
之前我聊过的文章,文章有提到,阿里巴巴我感觉是对学历有一定要求的公司。
因为我见到能进阿里巴巴的同学学历基本都是 211、985学历背景居多,最少也得双一流,普通双非我是没见到过,如果有,那肯定是非常非常优秀的那种,比如有大厂实习经历或者开源项目贡献经历这种技术大佬。
正好,最近在网上看到阿里巴巴校招偏爱的 23所高校排名,表格并非官方,可能是有人自己根据身边朋友的经历调研的,仅供参考了。
这个排行榜应该出现了有一段时间了,上面还有新旧对比。不过榜单虽然有调整,但是也是清一色名校,这也说明大厂校招对于学校的要求还是比较大的。
最近阿里巴巴26届的秋招也已经启动了,我翻看了25届交流群去年秋招的记录,给大家分享一些去年求职阿里巴巴同学的经历路程。
去年最开始秋招的时候,有同学已经感概阿里啥都难,过简历难,笔试题难,面试难,hr面试也难,也有同学认同,他阿里系的笔试做一个挂一个。
简历难其实就是筛简历这一关被简历挂的概率很大,这一关就是卡学历比较严重的,有强一本+有中厂实习的投阿里,简历也是秒挂了。
阿里的笔试主要是三道算法题为主,难得是比我们平时刷的 leetcode 那些还要更难一些,有些题意特别长,你光理解题目的意思都得费劲,更别说动手实现代码了,比如有同学参加过阿里国际的笔试题,他自己都看懂一道题,其他两道题就纯玩数学。
其实笔试也不只是阿里巴巴难,各大厂的笔试都是挺难的,笔试我感觉是为了难而难出的,并没考虑过大家都能实现。
那笔试重要吗?
其实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重要,在我看来笔试就是一个流程,并不是说笔试的分数一定影响约不约面,约不约面更多的是看你简历的学历+项目这些,然后笔试一个简单的参考。
因为我见过太多同学说他自己某公司笔试 100分,但是也没有约面,有同学某公司笔试 0 分,也是一样被约面了,我看了两个同学的简历,项目这些差距不大,扎心的是学历上的差距,一个985,一个双非。
之前我也跟阿里巴巴面试官交流过笔试怎么才算通过的问题。
他跟说:「关于笔试,很多学生可能会觉得没准备好,再多刷一段时间再投,这个建议是刷差不多就好了,因为笔试成绩看的都是同批笔试前百分之多少,越到后面竞争越激烈,比如同样是50分,开始可能就过了,但后面可能需要80分才过」
说到底,就是投的越早,优势越大,你想着准备充分再投,但是等你准备充分了,可能同期更你投简历的人就更多了,随之而来的,竞争的人就越多了。
去年25届秋招的同学,他在 9 月份底的时候,也是感概早投 > 一切。
在这里也是建议26届同学最好在 9月份中旬之前先投出去一部分简历,不要留在 9 月底才投。
也不是说这时候就很晚,而是 10月份有个国庆节,会放假 7天,没办法面试,你的简历会在假期期被挤压,被看到概率会比较低,而且等国庆之后,10月份就剩下 3周的,你就会感觉 10月份过的很快,不知不觉都到 11 月份了。
当然,秋招的时间线其实比大家想象中长,秋招并不是一两个月就结束了。
而是会持续到年底,总之校招找工作其实是一个持久战的过程,你得抱着长线准备和面试的准备,而不是就兴起一两个月。
比如去年有25届同学在 8-10月份,都没遇到过阿里约面,结果 11月底的时候,腾讯和阿里都约面了。
甚至也有 1 月约到阿里云的面试,这都不算秋招了,可以说是冬招了,不只是阿里云,也有同学在这个时间点也被京东、字节约面中。
为什么这么晚了才会约面呢?难道是 kpi 吗?
那肯定不是kpi,约面对于企业是需要付出时间成本来考核,那肯定还有hc,所以还在继续面试。
11-12月份的秋招简陋的机会还是蛮多的,主要是第一批发offer的同学,可能最终没有签约对应的公司,自然就有空缺了,就会继续捞简历约面了。
而且根据大部分同学反馈,刚开始秋招都比较难,等年底简陋的时候会简单一些。
所以还是那句话,把校招当作一个持久战的过程,时刻准备好,应对每一轮的机会。
回看 25届秋招同学们的心态变化,我大概总结了一下:
8-9月份,秋招开启了,紧张又期待,但是大部分人都是会受挫
9-10月份,秋招要结束了吗?压力大, 看到身边同学拿到offer了
10-11月份,约面的机会变多了?面试忙碌中
11-12月份:我宣布金11银12!offer到手了!
12-1月份:都要过年,还在约面,可我已经有offer了,拒了拒了。
也给26届秋招的同学们感受一下哈哈。
当然这只是秋招,春招一样机会不少的,也见过太多毕业前夕才拿到自己合适的offer。
用长线的心态去看待校招的话,心态就会好一些了。
只要不下牌桌,就还有赢的机会。
最怕机会来了,你不在场,那太可惜了,你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