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发现孩子是个A娃还要从头说起,幼儿园的时候,老师跟我反馈,孩子有些行为与众不同,在一个混龄的蒙氏幼儿园里,一个简单的离开座位把椅子放回原位的动作,比他小两岁的孩子都学会了,一个学期之后,他还是没办法养成习惯。
可能是自己心太宽,可能是自己见识浅薄,一直不觉得这是个什么问题,直到一年级,上学时候到来了……
ADHD孩子成长之路
老师频频反馈各种问题,让我不断的对自己产生怀疑,我究竟是一个怎样糟糕的妈妈,教养出了一个怎样糟糕的孩子,在一个怎样糟糕的环境中。
每天最担心的事情就是接到老师发来的消息,心是紧绷在嗓子里的,忐忑不安地、惶恐焦虑地度过每一天。
在一年级下学期,自我怀疑到了极点的我,终于在一个清明节假期预约了儿童医院,我瞒着家里所有人带他去了检查,经过一系列问询,量表,测验,确诊ADHD,医生让我留下,简单介绍之后,轻描淡写的说:“以后症状严重了就回来找我,吃药。”
一方面是难过、是不甘心、是对命运不公的埋怨;一方面好像突然很多行为都有了解释,好像突然可以放过自己,好像我不是那么糟糕的妈妈。然后就开始了漫长的挣扎之路,看书、查资料、各种训练、各种补剂,效果呢,大概是微弱吧。
参加正念训练营
在断断续续尝试了各种之后,很偶然的机会在微信里找到了涛哥的公众号,因为自己工作的原因,看到涛哥的分享引经据典,各种citation,专业性和可信度一下就上来了。
带着抱团取暖的心理,我加入了互助联盟微信群,看群里各位A娃父母们的心路历程,听他们诉说陪伴中的点滴故事,看到别人困难的那个时候,感觉自己深深被理解了。再后来,看到涛哥的正念课程。
在此之前,我是了解过正念的,也看过文献研究,知道正念对大脑的塑造,但是自己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怎么做,这是个好机会,跟孩子一沟通,很快达成一致,就报名了。
正念与接纳
其实,我和孩子是讨论过ADHD的,不是贴标签,不是找借口,而是更好的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方向。
因此,上课的过程中,孩子的状态是积极的,他能够感受到自己在学校上课时候的分心,也为此感到苦恼,所以他很期待上课,希望课程帮助自己;很期待正念之星的评选;非常喜欢张露老师。
另外,对我来说,涛哥的家长课对我的支持的巨大的,从ADHD科学研究、正念的执行、家庭教育的作用、养育方式的自我觉察,每周一次的分享是我停下来,自我反省的好时刻。
就像涛哥在分享中反复说到的,A娃就是高高低低、起起落落,看他好的时候,似乎就有幻想,高期待来了;然后没过两天,各种打击接踵而至,似乎人生跌入深渊,怎么都爬不上来的深渊。
所以,停下来,看自己,打破高期待的幻想,也停止自动化的卷入,回到平静。
真实与感悟
孩子现在三年级了,高高低低,起起伏伏。
很多时候,我看着孩子,深深感到,他有这么多这么巨大的困难,他的每一天充满挑战,他的拼音、他的识字、他的书写、他的计算……数不胜数,可他乐观、积极、有生命的活力,他对未来的一切充满美好的期待和想象,他想要成为飞行员、他想成为象棋选手,他想去看全世界,他想去创造他的人生。尽管学校生活不尽如人意,可他总有那种在昏暗中发现光明的能量。
小时候,学习这个事对我来说非常轻松,可那时的我却患得患失,担心自己距离那个所谓完美的每一个小小差距。
上天给我这段缘分,让我停下来看一个生命,我的孩子,他是一个和我完全不一样的生命,他的想象力,他的阳光灿烂,都是我身上没有的。
总结
如果生活是海洋,起起伏伏就是海浪,我们是小船,拉着娃娃的小小船在海上寻觅一个方向,大浪来时,身处高位不必欢喜,大浪褪去,退到低谷不必哀怨,自然而已。
感恩我们母子一场,让我多了一个视角,重新看见自己、重新看见天地。
无论未来何去何从,祝他成为他自己,我知道他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