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开学,就在孩子们为新学期做准备时,杭州市妇女儿童医疗集团朝晖院区(杭州市儿童医院)临床心理科的门诊量却悄然增加。不少被“开学综合征”困扰的孩子在家长陪同下前来求助。
该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徐鸥医生介绍,这些孩子的表现主要集中在情绪和身体两方面。有的孩子是因为假期作业未完成而焦虑,有的是对重回校园后的人际关系感到担心。还有一部分孩子,他们的焦虑“说也说不出来”,却直接体现在身体上。
“他们并没有直接表达情绪问题,但会告诉父母自己头痛、腹痛,甚至出现排尿困难。在排除了器质性疾病后,我们发现这些症状需要心理干预,甚至部分孩子需要药物治疗。”徐鸥说。
一个典型案例:腹痛的规律“很情绪”
徐鸥向记者分享了一个印象深刻的案例。一位即将升入初一的12岁女孩因反复腹痛被妈妈带来门诊。起初,家长考虑是胃肠道或免疫性问题,但经过综合评估,徐鸥认为这是心理问题的“躯体化焦虑”表现。
女孩的腹痛很有特点:位置不典型,描述不清,而且是反复、无规律地发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特别是临近父母下班时间,腹痛就尤为厉害” ,而白天和外公外婆在一起时则相安无事。这种不符合生理疾病特征的“发病规律”,暴露了其焦虑的真正根源——害怕父母过度关注她的学习。
一次沟通,腹痛立缓
在心理咨询中,女孩的“心结”终于充分暴露。原来,学校今年实行“分段式交作业”,分别在7月底、8月初和8月24日提交。前两次她都完成了,但最后一次的作业涉及新课自学,这对于刚从小学生态过渡的她来说非常困难。
“她说,‘我是学习能力有问题’。”徐鸥医生对此既惊喜又惊讶,“一个孩子能对自己有如此清晰的认知很难得,但我也惊讶她为何要如此强调这一点。”
女孩的父亲补充道,学校暑假要求看的书,孩子没看完,新课没预习,作业自然无法完成,压力大,又不敢和父母沟通,最终全部转化为身体上的疼痛。
令人惊喜的是,在敞开心扉之后,女孩当即表示她的腹痛“马上就缓解了”,效果立竿见影。
专家支招:面对焦虑,两种方法最有效
面对孩子的开学情绪问题,家长该如何引导?徐鸥医生给出了两个简单易行且非常有效的方法——
呼吸调整法:这是最直接、快速的平复情绪方法。教导孩子进行深长的腹式呼吸,通过生理调节来缓解紧张的焦虑情绪。
正念练习:引导孩子关注当下,抓住一切正面的东西,而不是沉浸在对未来学习的担忧和恐惧中。肯定孩子已有的努力和完成的部分,而非紧盯未完成的任务。
医生提醒,如果孩子出现无法解释的身体不适,同时与开学时间高度相关,家长在排除生理疾病后,应考虑到“开学综合征”的可能,及时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和引导,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FM93记者王桔、实习生黄潇潇 / 通讯员:施总颖
来源:FM93交通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