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快乐时间悄悄溜走
我市中小学即将进入开学季
还剩近一周调整时间
如何帮孩子收收心
顺利从“暑假模式”转换到“开学模式”
从容而自信地迎接新学期
这份开学“收心”指南
师生家长一起来看
↓↓↓
家长必读指南
简单四步帮助孩子收心
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监护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收心工作应从家长做起,以身作则,当好孩子的榜样,同时,要以乐观的态度、正确的方法、鼓励的话语,正面引导孩子收心。
给家长朋友们提供4个“收心锦囊”,帮助孩子轻松回归状态!
调整作息
和“赖床”说拜拜
✔ 小闹钟来帮忙:让孩子选一个喜欢的闹钟,固定时间起床(比如从8点慢慢调到7点),早上可以放轻柔的音乐或拉开窗帘,用自然光唤醒身体。
✔ 白天动一动:每天安排30分钟户外运动(跳绳、跑步、骑自行车),既能消耗精力,又能让孩子晚上睡得更香。
✔ 饮食“轻”一点:减少零食和油炸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和杂粮,让肠胃提前适应开学后的三餐规律。
✔ 开学仪式感:通过收拾文具用品、购置书籍等方式,帮助孩子进入学习状态。
手机“断舍离”
告别“屏幕依赖”
✔ 约定使用时间:和孩子一起制定“手机使用计划表”,比如“每天饭后玩30分钟”,时间一到就主动放下。
✔ 用“替代活动”转移注意力:推荐孩子读绘本、拼积木、画画,或者全家一起玩桌游,让有趣的事情填满“无手机时光”。家长要以身作则,放下手机。
✔ 不说教:多和孩子聊聊学校和同学的趣事,让孩子在新学期对学校和老师、同学充满向往和期待。
温故知新
让学习"慢慢上线"
✔ 作业“回头看”: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检查暑假作业进度,重点关注"是否完成85%以上""书写是否认真"。
✔预习“小任务”:开学前这段时间,让孩子每天花20分钟读一本课外书、练5分钟生字,慢慢为开学做准备。
✔ 制定新学期计划:计划要全方位。除了学习上的目标,生活方面的目标也可以适当设立。应明确每个计划的执行时间、考量标准、每天完成数量。要保证目标不会超出孩子的能力界限,避免将来学习或兴趣变成负担的状况。
心理"加油站"
给孩子满满的安全感
✔ 聊聊“校园趣事”:和孩子回忆上学期的好朋友、喜欢的老师,或者一起想象新学期的新教室、新课本,唤起孩子对校园的向往。
✔ 正面“心理暗示”:多说“你准备得这么充分,开学后表现一定会很棒!”“妈妈相信你能很快适应学校生活”,用鼓励代替催促。
收心不是“命令”,而是“陪伴”。请多一点耐心,少一点焦虑——如果孩子偶尔抵触,不妨抱抱ta,告诉ta:“没关系,我们慢慢来。”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自然会更愿意主动调整状态。
同时,对于孩子状态的回归,家长不可操之过急,允许他们开学后度过一段过渡缓冲期,慢慢适应新学期的生活。
学生必读指南
自我积极调整,迎接开学
对于学生来说,能否顺利通过开学过渡期最为关键,只有及时收心,排解开学前的焦虑,才能更好地跟上新学期进程。可以试试从以下三个方面主动收心:
调整作息,规律生活
✔ 提前调整生物钟:开学前早睡早起,调整饮食习惯,按时吃三餐,保证营养均衡,这样才能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 认真检查作业:把假期作业全部拿出来,一项一项仔仔细细地检查,看看有没有忘记做的或者做错的地方。要是发现问题,别害怕,赶紧去问爸爸妈妈或者老师,把作业做得漂漂亮亮的,用最好的样子迎接新学期。
只要坚持,过一段时间,不适的症状就会慢慢消失。
备齐学习用品,营造仪式感
开学前,不妨来一次仪式感满满的购物吧——必要的工具书、教辅资料,好用趁手又好看的笔、本子等文具,通过备齐学习、生活物品的方式,从心理上告诉自己准备开学了。
回到家后,把自己的书桌收拾干净,摆放好学习用品,营造一个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可以在书桌上放一些绿植,让学习空间更加温馨。
此外,还可以提前将衣服、鞋帽等洗刷干净,做好开学前的各项准备。
调整心态,积极面对
一想到要面对很多的挑战和困难,就不想去学校?不妨给自己持续地积极的心理暗示:
✔接受开学这件事:开学是成长的新旅程,每一个新学期都充满了新知识、新朋友和新机会。可以试着在心里告诉自己:“开学啦,我又能和小伙伴们一起学习玩耍,还能学到好多有趣的东西,真期待!”用这些开心的想法把不想开学的小情绪赶跑。
✔ 制定小目标:可以给自己制定新学期小目标,比如每天阅读半小时、学习一项体育技能等。这些小目标不要太难,要让自己跳一跳就能够得着,这样每完成一个目标,都会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学习的动力也会越来越足。
教师必读指南
收拾心情,助力新学期
对教师而言,有计划地做事,可以让新学期的工作更加高效。在“收心”教育中,教师开学期间的教育方法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自身的教学成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收心:
调整作息时间
暑假结束,突然进入工作状态,老师可能会不适应,难以进入教学节奏。开学前,包括开学第一周,调整好作息时间很关键。坚持早睡早起,把假期紊乱的生物钟调整过来,开学后才能较快地进入工作状态,愉快而顺利地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
提前备课
开学杂事繁多,可能会挤压教学准备的时间。从现在起,最好提前备一到两周的课程。如果是青年教师,还要注意备好开学第一课,争取新学期有一个好的开端。
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学科的特点以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案,以保证学生顺利而有效地学习。只有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地开展教学。
提醒作业助“收心”
开学前夕可能是一些学生“恶补”暑假作业的最后时段。老师们可以在班级群发布温馨提醒,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合理规划和安排开学前的时间,及时查漏补缺,高质量完成作业,也从另一个角度提醒学生——准备开学了,该收心啦。
准备好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天的班会非常重要,第一个班会讲什么内容呢?可以和一个假期没见的学生讲一讲新学期、新学年的特点,以便学生尽快适应新生活;如果一些老师带了新班级,应该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以便于师生和谐相处。
养好嗓子
在学期开始前一定要养好嗓子,并记得提前练练嗓,让自己的嗓子提前进入工作状态,适应高密度、高音量的语音模式,以免开学第一周声音沙哑、口干舌燥。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准备一些润喉好物,比如润喉糖、菊花枸杞茶、蜂蜜柠檬茶等。
保持运动状态
适量的运动,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恢复精神状态。如果刚开始运动打不起精神,可以从一些简单基本的运动开始,如游泳、跑步、羽毛球,循序渐进。养成每天运动的习惯,让身体告别假期的慵懒,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唤醒身体,能有效激发积极的心理状态。
新学期,新开始
老师、家长、孩子一起行动起来
在新的起点快乐启航吧
来源:广东教育传媒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