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8月27日从安徽医科大学获悉,该校今年秋季学期将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医学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红十字事业管理与应急救护”“重症医学”和“生活方式医学”四个微专业,以培养具备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医学创新人才。
据介绍,微专业是该校为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在现有本科专业目录以外,围绕某一特定领域、研究方向或者核心素养开设的核心课程。
此次开设的四个微专业紧密对接国家战略与行业需求,依托学校优势学科资源,突出交叉融合与实践应用:“医学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微专业致力于推动医学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培养医工交叉复合型人才;“红十字事业管理与应急救护”微专业依托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培养兼具应急救护技能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重症医学”微专业聚焦危重症临床实践,培养急危重症救治专业人才;“生活方式医学”微专业则针对慢性疾病的生活方式病因,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专业人才。
各微专业均组建了高水平的师资团队,其中不乏学科带头人、临床专家和行业资深人士,采用虚拟仿真、项目实践、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突出实操性与应用性,部分课程还将引入“双师课堂”和企业真实案例,增强学生的实战经验。
据了解,微专业招生主要采取自愿报名、择优录取的方式。学习周期通常为1年半至2年,授课方式采取单独编班的形式,授课时间灵活安排在晚间、周末或假期,最大限度减少与主修专业的冲突。学生在本科专业毕业前能按要求获得全部微专业学分的,经学校审定后,发放统一制作的微专业证书。(记者 陈婉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