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一眨眼假期就结束了
早知道不眨眼了
不是才放假吗?
怎么又要开学了啊
还没踏进校门就已经开始想家了
“小珍珠”忍不住掉下来
你家孩子最近是不是也这样?
睡不好、吃不下、坐立不安
写作业拖拖拉拉,紧张又焦虑
……
面对“开学综合征”
如何帮孩子收收心、缓解情绪
平稳迎接新学期
@所有家长 看这里
???
01
什么是开学综合征
开学综合征
又称“开学焦虑”
或“开学适应障碍”
是指学生在开学前后
适应新学期的环境、任务、社交压力
而产生的一系列心理和生理反应
02
开学综合征有哪些表现
一般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反应迟缓、情绪低落、焦虑烦躁等
也有学生的焦虑表现
从心理反应向生理反应发展
比如出现肚子痛、头痛、牙痛、呕吐等
这些并非孩子的身体病了
也非孩子“装病”
而是焦虑情绪所导致的身体反应
孩子们的“开学焦虑”有个体差异
原因、表现、程度也各不相同
其实,当儿童青少年出现“开学综合征”时
往往会向家长发出预警信号
家长们要关注以下这些隐匿的表现
避免忽视孩子们的求助信号
?
(1)言语中的暗示
儿童青少年可能会通过一些无意间的言语表达他们的焦虑,例如“我害怕老师同学会不喜欢我”或者“新学期的课会不会很难”,这些言语有时被认为是普通的抱怨,但实际上可能是他们内心困扰的表现。
(2)躯体不适
一些儿童青少年在感到开学带来的压力时,可能出现头部腹部疼痛、疲劳、手脚僵硬、心悸、胃肠道不适、免疫力变差等躯体不适,如果持续无法缓解,或明显与上学的时间和周期相关,家长应该关心关注。
(3)日常习惯的改变
主要集中在进食和睡眠两方面。儿童青少年如果在开学前后出现突然的食欲减退、食欲亢进,或表现出失眠、噩梦、过度嗜睡的情况,也可能与开学带来的心理压力相关。
(4)情绪波动
如果儿童青少年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出现剧烈的情绪波动,如突然的哭泣、大发脾气、沉默不语等,往往预示着较大的心理压力。
(5)社交回避
有些儿童青少年在开学前变得不敢与别人交流,回避与其他朋友的交往,甚至在一些社交场合中变得孤立,对此前热衷的活动不再感兴趣,这些往往是内在不适的信号。
03
如何摆脱开学综合征
对于学生
(1)调整作息
开学在即,建议学生们制定和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按时起床、学习、运动、睡觉,减少游戏娱乐时间,逐步过渡至开学模式。
(2)制定目标和计划
首先要检查作业完成情况,查缺补漏。根据自身学习、兴趣情况,制定新学期的目标和计划,比如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复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逛逛书店、图书馆感受学习氛围,还可以购买一些书籍资料。
(3)提前熟悉环境
如果对新学校感到紧张,可以试试提前去学校的走廊、厕所、餐厅、操场等地方转转。
(4)健康饮食 适当运动
注意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零食和垃圾食品,让肠胃提前适应开学后的三餐规律。适量运动锻炼身体,可以适当散步、跑步、做瑜伽等,帮助释放大脑压力,提高注意力和创造力。
对于家长
(1)帮孩子找回状态
家长可与孩子共同拟定新学期计划,在商讨中完成从假期到开学的“频道转换”,把孩子新学期要读哪些书籍、以谁为标杆、需要重点提高哪些学科成绩、家长怎样配合等内容一一纳入学习计划,以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
(2)尽量不问诱导性问题
家长的焦虑会加剧孩子的焦虑,诱导式提问可能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应该为开学而紧张。比如:马上开学了,紧张吗?不要太紧张哦~这类诱导性问题尽量避免。
(3)认真对待孩子的担忧和焦虑
有些对于家长来说很小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可能非常严重。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减少批评性对话,积极正面的引导或回答孩子们的担忧和焦虑。
(4)适当给予孩子奖励
可以通过设置通关游戏的方式,让孩子通过打卡领取奖励,鼓励孩子将“上学”变成“通关游戏”,激发孩子上学兴趣。比如:连续早起一周或者早睡一周,可以领取一个小礼物。
(5)寻求专业帮助
评估孩子当前的情况是否需要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和指导。对于“开学综合征”症状较为严重的学生,家长应该寻求精神科医生或心理治疗师的评估,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家长也可以通过接受心理教育、学习稳定化技术或其他情绪管理技巧,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困难。
新学期,新开始
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新的起点上
勇敢追梦,扬帆起航!
综合丨央视新闻、央视网、成都教育发布、健康四川官微、中国大学生在线
编辑丨周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