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所高校召开家长会”的消息,引发关注。
据经视直播消息,不久前,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为2025级新生举办了家长会,百余名家长通过线下或线上方式参加。
对于大学开家长会一事,有网友表示不解:大学生都已独立,为何还要开家长会?
也有网友认为,大学家长会并非强制到场,只是为了增进家长对学校、专业的了解,不该被质疑。
8月29日,上海交通大学党政办公室工作人员回应称,新生家长会由各学院自主组织,旨在向家长介绍培养方案、加强家校沟通,属于“家校共建”模式。
该工作人员表示:“学生虽已成年,但尚未步入社会,成长仍需家庭和学校共同助力。通过家长会,学校可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在校表现和遇到的问题,也让家长了解孩子离校期间的相关情况。”
记者搜索发现,除上海交大外,中国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的部分学院也陆续召开了新生家长会。
据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介绍,家长会前,新生家长们参观了水产动物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生理学实验室、动物学实验室等各种生物学实验室。之后,学院领导介绍了学院情况、学生培养体系以及未来就业方向等。
据东南大学本科招生微信公众号介绍,为了更好地帮助家长朋友了解学校,了解大学新生可能面临的学业、生活、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的困惑,促进家校协同,共同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各个学院将举办2025级新生家长会。
大学召开家长会并非新兴事物,早在2017年,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的一场家长会就曾引起社会议论,因其家长会主题并非迎新,而是“学业预警”。据央广网报道,此次家长会针对的是在班级排名后20%的学生的家长。
对此,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副院长李绿山表示,学校的做法主要是帮助学生提早认识到毕业和就业问题。“大学的学习肯定有因为各种原因学习不好或者学分靠后。这样就有可能造成他四年级的时候,有的拿到了毕业证,但是拿不到学位证,影响就业。”
他还介绍,学院实行“学业预警”已经持续了七年多,已经有了成熟的经验,请家长到学校开预警会只是其中的一项措施。“实际上我们并没有严格要求我们每一位家长都要到学校来。而是根据家长的实际情况,比如说我们有的家长是在外面打工的,就通过电话方式来沟通。”
中青评论提到,一些高校举办新生家长会,传递出一个鲜明信号:大学新阶段需要更加科学、理性的家校互动模式。家长会是家校沟通与衔接的枢纽,其形式和内核需要根据学生所处的成长阶段具体调整。高校召开家长会,还是要真正搭建起科学、理性的家校协同管理模式,助力大学生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