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新媒体部
导语:
曾几何时,为了一个名校学位,家长挤破头、学区房炒上天的景象还历历在目。然而,一场无声的变化正在发生,福州的学生数量,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真切发生在你我身边的现实。
01
数据触目惊心:
顶尖名校也“招生荒”,两年锐减40%
最直观的证据来自福州顶尖的教育高地——鼓楼区。以老牌名校钱塘小学为例,其学生数量的断崖式下跌足以让人震惊:
2023年(前年),16个班级,每班近60人,总人数约960人。
2024年(去年),16个班,但每班严格控制在45人以内。
2025年(今年),仅招13个班,每班45人,总人数骤降至约585人。
简单算一笔账:两年时间,钱塘小学的新生人数减少了375人,缩减幅度高达近40%!这并非生源被周边的鼓楼实验小学分流(鼓实小班级数稳定),而是实打实的“纯粹减少”。可以预见,六年后,对口中学屏东中学的生源也将面临大幅缩水。
这股寒潮并非个例。从家长反馈看,台江区等多片区的学校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招生人数下滑。学生减少,已经从预感变成了现实。
02
现象蔓延全国:
从“一位难求”到“轻松入园”,人口下跌照进现实
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小学,在幼儿园阶段更为明显,并且是全国性的普遍现象。
许多二胎家长感受到了强烈的对比。有家长分享:“三年前大宝上家门口的公立园,还要面试家长,生怕被刷下来;今年二宝上同所幼儿园,不仅轻松入园,招生规模还从4个班缩到了2个班。” 从“一票难求”到“开门欢迎”,心态发生了180度转变。
这不仅仅是福州的故事:
深圳:朋友反馈,今年公立幼儿园也变得“很好进”。
县城老家:一年级从去年的12个班锐减至今年的7个班。
上海:甚至曝出浦东某小学全校仅22名学生,教师却有23人的极端案例(虽后续被关闭),但这无疑是未来的一个预演。
这一切的根源,都指向同一个宏观背景:全国出生人口的持续下滑。人口问题不再是农村或县城的局部问题,而是所有大城市都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03
资源竞争缓和:
从“狼多肉少”到“人人受益”
学生数量的减少,正在深刻重塑福州的教育生态和房地产市场。
1.“小班化”与“缩班”并存,对于温泉小学等生源减少的学校,家长或许能享受到更小班额的教学环境。但另一方面,生源减少可能导致教育经费缩减、师资调整,部分学校或面临合并危机,教育资源面临重新洗牌。
2.“冰火两重天”的局部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区域都在减少。例如,金山、金闽等新兴人口导入片区,今年生源反而逆势增加了217人,出现了“金山爆满,鼓楼降温”的分化局面。这反映了人口在城市内部流动的新趋势。
3.学区房信仰面临崩塌,最受冲击的无疑是顶级学区房市场。当名校学位不再稀缺,甚至开始“抢人”时,附着在其房产上的天价溢价便失去了最核心的支撑。过去那种“无论大环境如何,核心学区房永远涨”的论调被现实狠狠打脸。正如网友所言:“我就不相信,南二环卖一万,鼓楼核心区能涨到10万去!” 市场的分化将不再是“核心涨、外围跌”,而是更彻底的价值重估和普遍承压。
04
结语
福州学生数量的减少,是一面镜子,照见了人口变化的冷酷现实,也预示着一场从教育到房地产的深度变革。对于家长而言,焦虑的重点或许应从“如何挤进去”变为“哪里更优质均衡”。对于投资者而言,是时候重新审视建立在人口无限增长幻想上的旧逻辑了。
一个时代,真的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