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越准备越焦虑,这事儿太常见了,真不是你一个人这样。我之前带过好几个学弟学妹,到后期都跟我说“感觉越学越不会”“一想到考试就心慌”,其实这都是正常反应,别把自己逼得太紧。
先说个实在的,你是不是总跟别人比进度?今天刷到谁真题刷三遍了,明天听说谁单词背完第五轮了,然后自己就开始慌。其实真没必要,每个人节奏不一样。我认识个学姐,当时大家都在冲刺模拟卷,她还在慢悠悠过课本,最后照样考上985。你得明白,考研看的是你学会多少,不是你学了多少遍,别被别人的进度带乱阵脚。
还有个误区,是不是把一天安排得满满当当,连喝水上厕所都掐时间?我之前试过,列个时间表从早六点排到晚十二点,结果第一天就崩了。后来才知道,计划得留有余地。比如上午学三小时,中间必须站起来活动十分钟;下午背单词烦了,就换个环境去走廊读会儿。弦绷太死容易断,每天留半小时做自己喜欢的事,看看剧或者吃点好的,反而效率更高。
焦虑的时候,最忌讳“想太多做太少”。你是不是经常躺着床上想“考不上怎么办”“专业课太难了肯定不行”?这些想法越想越上头。下次再这样,立刻爬起来做点具体的事——哪怕只是把错题整理一下,或者把今天学的内容默写个框架。行动是焦虑的克星,手上有事做,脑子就没空瞎琢磨了。
另外,别总盯着“我还有多少没学会”,多看看“我已经学会了什么”。拿个小本子,每天睡前记三件今天掌握的知识点,比如“今天搞懂了高数的中值定理”“英语阅读细节题的技巧理清了”。攒上一周翻一翻,你会发现自己其实进步不小,这种成就感特别能缓解焦虑。
还有个小技巧,就是“把大目标拆成小任务”。比如专业课有五本书,别总想着“还有这么多没看完”,而是今天看20页,明天整理一章笔记。每完成一个小任务,就打个勾,看着勾越来越多,心里会踏实很多。就像玩游戏闯关,一步一步来,比盯着最终BOSS吓自己强。
最后想说,偶尔摆烂也没关系。学不进去的时候,别硬撑着坐在书桌前发呆,那样更焦虑。出去走走,跟朋友吃顿饭,甚至睡个懒觉,调整好了再重新开始。考研就像跑马拉松,谁都有累的时候,停下来喘口气,才能跑得更远。
记住啊,焦虑说明你在乎,说明你在认真准备,这不是坏事。把它当成正常情绪,别对抗,学着跟它相处。按自己的节奏走,每天进步一点点,最后一定能看到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