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上午,渝北中学以“铭记历史,强国有我”为主题,通过“两个主会场+教室分会场”的形式,组织全校师生同步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并开展开学思政课,让历史照进现实,让使命扎根青春。
观直播
多场同步忆峥嵘
直播开始,学校体育馆、学术报告厅和各班级教室同步接入,师生庄重观礼,共同回望那段峥嵘岁月。
体育馆主会场
初一、初二年级
1700 余名师生,身着统一校服,端坐于体育馆。当受阅方队迈着铿锵步伐踏过天安门,整齐的脚步声回荡全场时,师生们自发挺直脊背;当抗战老兵胸前的勋章在镜头前闪耀时,同学们用专注与肃穆传递对前辈的敬意。
学术报告厅主会场
高一年级
刚踏入高中校园的新生们,手持“观礼笔记”认真记录。同学们从军人风采中感悟勇气和责任,从新型装备亮相中感受国家力量,不时在笔记本上写下“珍惜和平”“努力学习”等字样,历史认知在观礼中逐步深化。
班级教室分会场
其余各年级
高二、高三、初三年级,班主任组织师生齐坐教室。历史老师补充抗战关键战役背景,语文老师解读文字中的家国情怀,让直播观看不止于“看”,更在于“懂”,为后续思政课筑牢认知基础。
爱国主义教育
少年立心承精神
体育馆会场,德体处主任曹俊以“铭记·传承·奋斗”为题,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曹主任以“5000年人类历史浓缩24小时,23小时是战争”开篇,结合南京大屠杀等史实及国际热点,告诫学生和平来之不易,勿忘历史;结合伟大的英雄事迹,强调纪念历史是为传承民族精神;她还指出最好的铭记是传承,最好的传承是奋斗,并引用庞众望的例子,鼓励同学们靠近榜样,将“强国有我”从口号变成行动。
思政课
新生明向启新程
学术报告厅会场,高一年级主任何清以“三问”贯穿思政课堂,将阅兵背后的家国情怀与高中成长深度融合。她一问历史,借老兵坚毅眼神,引导学生体悟当下幸福是先辈用热血换来的,叮嘱他们珍惜高中时光,以感恩之心承接时代使命;二问当下,以军人纪律严明、甘于奉献的品质为镜,给出“课堂严守纪律、专注学业提升”的成长方案,让军人精神融入日常点滴;三问未来,结合阅兵新型装备与学长成长案例,鼓励新生高一明确兴趣方向、高二夯实学科基础、高三全力冲刺目标,让大学成为报效祖国的新起点。何主任的寄语与学生们坚定的眼神交汇,一堂思政课,既是精神的洗礼,更是成长的启航。
主题班会
小班互动话担当
高二、高三、初三年级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思政微课,通过讨论分享将“强国有我”责任感融入学科学习与个人规划。高二聚焦“议精神找学科联结”,班主任引导学生结合直播探讨“抗战精神的当代转化”:物理课代表以黄崖洞兵工厂攻克技术难题类比突破力学压轴题,语文课代表分享抗战文学作品解读家国情怀,让学科学习厚植精神底色。高三、初三学生们将个人志向与国家需求紧密相连,纷纷立下报考医学守护人民健康、投身航天工程助力科技发展等志向,以青春誓言诠释责任担当。各年级思政微课以小切口传递大情怀,让“强国有我”从口号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
悟初心
厚植情怀向未来
直播观看结束后,各会场师生全体起立,齐唱《强军战歌》,铿锵旋律凝聚奋进力量。激昂的歌声里,5200余名渝北中学学子以真挚情感传递对先烈的敬意与对未来的承诺,红色情怀在校园激荡、心中扎根,化为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不竭动力。
初一(1)班学生宋雨曼说:“曹老师讲的‘防空洞读书的孩子’让我很受触动,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我一定要好好读书。”
高一(12)班学生李昌芮在日记中写道:“何老师说‘书桌联系着家国’,我以后要以军人的纪律要求自己,为三年后的大学努力。”
高二(3)班班主任倪小燕感慨道:“思政微课不仅是思想的交流,更是行动的指引。”
校长贾世秀表示,渝北中学是一所具有光荣历史的红色的学校,79年前,王朴校长创办莲华学校,以“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誓言,在烽火中播撒真理火种。从莲华到渝北,校名更迭,但“红岩铸魂、教育报国”的初心不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追求永恒!希望同学们心怀热爱、勇毅前行,成为时代的“追光者”!
作为红岩英烈王朴创办的学校,学习将持续深化红色思政教育,将其有机融入开学季主题活动与日常教学全过程,引导学子从历史中汲取力量,让“铭记历史,强国有我”成为每一位学生的自觉行动。
来源丨重庆渝北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