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6月开园以来,天开高教科创园团泊园(以下简称“天开团泊园”)内,300余家大健康产业企业已形成产业集群,具有独特的大健康领域策源优势和比较优势,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棋局中,天开团泊园的“朋友圈”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容升级。
目前,天开团泊园与中关村(天津)医疗产业创新基地的深度联动,成为三地资源互补、产业协同的标志性成果。“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中关村医疗器械园目前在北京为相关企业及医疗机构提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合作示范区纳入天开园的重点布局后,有力推动了‘北京研发、天津转化’模式的落地实施。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中关村及北京地区的科技成果向静海集聚,更形成了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格局,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中关村(天津)医疗产业创新基地负责人说。
除此之外,园区以“赛事引才、峰会聚企”为抓手,成功举办“海河英才”海外人才创业大赛、“星聚团泊”产业发展峰会等活动,吸引新华(香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瑞加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入驻,覆盖生物医药、高端器械、细胞治疗、智慧医疗等细分赛道,形成“龙头引领、中小协同”的产业梯队。
值得一提的是,园区主动打破地域壁垒,加速京津冀创新资源“双向奔赴”——近期落地的“人工智能医疗与养老科技产业化基地”项目,正是三地协同的典范。
产业的蓬勃生长,离不开“阳光雨露”的滋养。为破解企业发展中的“痛点”“堵点”,在全面落实天开园“28条”政策基础上,天开团泊园量身定制“政策大礼包”:出台《静海区支持天开团泊园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等10余项细则,设立1亿元健康产业科创专项资金等,保障项目与企业发展,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
如今,天开团泊园已建成近20万平方米的科创载体和产业化基地。站在新起点,天开团泊园将继续深化京津冀产业协同,聚焦生物医药、高端器械、医疗康养三大核心赛道,向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健康产业创新高地”稳步迈进。(记者 穆德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