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脱欧和疫情等一系列冲击后,越来越多的英国大学肉眼可见地揭不开锅了:据统计,英格兰地区有40%的高校面临财政赤字,不少大学“账上的钱只能支付一个月的账单,包括工资”。
英格兰地区赤字高校比例逐年攀升:
在这种形势下,一部分大学为了求生存决定抱团取暖:据BBC等媒体消息,就在明年,格林威治大学和肯特大学将合二为一,成为英国第一所“超级大学”。
据了解,这所暂定名为"伦敦和东南大学集团"(London and South East University Group)的学府将从2026年秋季学年起由单一校长管理。英国教育部表示,部长们"欢迎此类创新举措"。
这所新大学将在现有校区基础上运营,也就是肯大在肯特的两个校区(Medway和坎特伯雷)以及格林威治大学在伦敦的两个校区,具体如下:
肯特大学Medway校区
肯特大学坎特伯雷校区
格林威治大学泰晤士河畔校区
格林威治大学Avery Hill校区
虽然合并得等到明年才会全面完成,但两校的学生目前已经共享肯大Medway校区的图书馆等设施了。
Georgina Randsley de Moura教授将继续担任肯特大学临时校长直至合并完成,届时现任格林威治大学校长Jane Harrington教授将出任新校区的校长。
Harrington教授指出,两校在Medway校区已有20年合作经验,现在希望进一步深化合作,为伦敦及东南地区经济做出贡献。
她强调:"这次合作旨在汇聚两校精华,共同思考如何为我们的社区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对学生而言,这一合并不会带来明显变化:申请流程仍按原校机制正常进行,学位证书也将继续以肯特大学或格林威治大学的名义颁发。Harrington教授也明确向学生保证:所有已注册课程(包括今年秋季入学的课程)均能顺利完成学业。
虽然两校表示目前暂无裁员计划,但承认近期都已实施精简措施 —— 合并的主要原因,就是希望减员增效。
今年八月,格林威治大学削减了相当于15个全职岗位的编制;肯特大学则因去年再度出现财政赤字,已开始逐步缩减部分课程以降低成本。
纵观英格兰高等教育界,过去两年多数院校持续裁员,大学与学院联盟(UCU)估算总体岗位削减量已达5000个左右。
禁止国际学生携带家属的新规颁布后,2024-2025学年的国际学生申请量较院校预期值低了16% —— 由于国际生支付更高的学费,所以金主骤降对院校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教育部数据显示,就算学费连年上涨,还是跑不赢通胀:
高校合并现象曾属罕见,但如今正变得日益普遍。去年,伦敦大学两个独立部门就合并成立了圣乔治学院。其他多数合并案例则涉及规模较小或专业型院校。
无论如何,这场跨越地域界限的学术联姻,不仅重塑了英国高等教育的格局,更折射出全球高校在财政压力与教育使命间的艰难平衡。当肯特与格林威治将各自校徽融入新盟约的纹章,它们书写的不仅是两所机构的未来,更是在经济寒潮中为整个行业点燃的革新火炬。
正如泰晤士河与梅德韦河终将汇入同一片海洋,这场变革预示着: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唯有打破疆界方能抵达更广阔的图景。
上一篇:诸神混战,谁能稳坐专升本培训牌桌
下一篇: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考研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