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东北林业大学专题分析的第9篇文章。
有感而发,写的一篇短文!
东北林业大学,每年都比较及时的公布当年就业数据,这在211大学中,其实是非常难得的,很多的学校,已经不公布或是公布的日期大大延后了。
但是东北林业大学,还是相当不错,上图中是我收集的历年就业数据。
上一篇写的分析文章,就是源自于东北林业大学公布的数据。
但是,我把这些年这所大学公布的数据,做了一个对比,你就会发现,就业数据的内容,大幅缩水了。(这不是东北林业大学的做法,而是大多数中国高校的做法,清华北大的就业数据,如今只剩一个门面了)。
如上图所示,2024年东北林业大学的页码,已经是历年最少,只有22页,相比2020-2022年100页以上的就业数据,里面披露的数据量太少了!
还是让大家感受一下,这所大学在2021年披露的数据,从这些数据中,你其实是可以分析,不同学院及不同专业的就业走向的。
1、就业单位性质的相关数据
2、升学推免数据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每年都公布相关的数据,是不是有利于考生,通过数据去分析各学院乃至各个专业的走向,通过这个走向分析,与自己的学业规划和定位相匹配,这样更有利于考生的选择。
举个例子,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2021年本科就业人数中,在国企就业3人,机关1人,而在其他企业9人,三资企业18人,这个数据是不是与大家印象中的这个学院会倾向于体制内就业有点不一样?当然,因为更详细的就业数据没有,所以无法进一步地分析,但这个数据如果是持续的每年追踪和公布,那是不是对学生选择大学和专业有点用呢?
学院官网上的就业方向介绍,是不是与实际的就业数据,会有点不一样?
当然数据不全,可能分析上会有点偏颇,如有东北林业大学同专业的学生看到,可以帮忙提供更细节的数据。
本文的重点不在于上面的细节纠结,本文的重点是告诉大家,
2020-2022年这么详实的就业数据,如今,再也看不到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
当清华北大等985大学,以非常简短的就业报告,敷衍我们的时候,我就知道,这种事情一定会逐渐在全国各所大学发生。
2021年清华大学9页的就业质量报告,并且这9页中,只有3-4页的内容与就业数据有关!
顶级大学的敷衍行为,让众多有着优良传统的211大学,抛弃了原来的做法,转而以简单、简洁的就业质量报告,向公众报告。
这种敷衍行为的蔓延,是我们再也看不到详实就业质量报告的真正原因之一。
所以,
不要看一所大学说了什么,重要的是看这所大学到底是怎么做的!
悲观一点,可以预见,未来的3-5年,我们再也看不到中国大学详实的就业数据了!
实在是无话可说,画了一幅画,权当发个牢骚!